第十個名字 作品

297 二桃殺三士2

  待自身實力壯大之後,直接威脅山海關一線,先給始作俑者大明來個迎頭痛擊。到時候一貫如牆頭草般隨風搖擺的朝鮮自然而然就會知道向哪邊倒,寬甸六堡的問題也就迎刃而解了。

  按說這個選擇已經非常高瞻遠矚、心懷寬廣了,可惜等努爾哈赤率主力北上時,又迎頭撞上了南下的蒙古各部,頓時想起漢人書裡的一句話,既生瑜何生亮!

  此時遼東北部的狀況和南部基本一致,只是把伺機北上的朝鮮人換成了大舉南下的蒙古各部。往日和女真人眉來眼去、稱兄道弟,一起對付大明的蒙古族群,現在看見女真人就亮刀子。

  無它,這片肥沃的土地和優良的草場已經沒有了主人,誰先佔據就是誰的。蒙古人又不比女真人少條腿,憑啥佔不得?

  這時無論努爾哈赤如何睿智,也不得不進行無奈且必須得選擇了。要不掉頭南下把朝鮮人打回去,要不繼續北上與蒙古人死磕。

  北上,這是經過好幾天冥思苦想之後做出的決定。南下擊退朝鮮人固然要容易些,可收穫也少。即便把朝鮮人趕回鴨綠江以南,獲得的無非就是一些零星田畝和大片荒山森林。

  而北邊和西邊才是遼東鎮的精華所在,那裡不光有大片熟田、寨堡,還有數量龐大的遼東邊民。只要能打跑蒙古人,都不用花太多心思和資源建設就是非常完備的產糧區和兵源地。

  春天到夏天這段時間女真人的攻勢很凌厲,先拿下了海城衛,把突破邊牆南下的蒙古部族趕了回去,再順著東昌堡、西寧堡、平陽橋堡、西平堡一路殺到了廣寧衛,然後就遇到了蒙古主力。

  雙方圍繞著廣寧左右屯衛殺得天昏地暗,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整整糾纏了兩個多月還是沒分出勝負。

  女真人作戰勇猛,可蒙古人騎術精湛機動靈活,有便宜一哄而上,見勢不妙撥馬就跑,想重創很難,想全殲幾乎不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