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個名字 作品

497 鋼筆

死是不會死的,抄家苦役是誰也躲不過去的。但抄家與抄家不同,可以挖地三尺也可以秋風掃落葉。苦役與苦役也有不同,有終身奴籍,三代不許科舉。也有苦役四五年,出來後回家繼續過日子。

何去何從,就要看沈大人的選擇了。在下只管提問和記錄,再不會說半個字題外話。請沈大人聽清楚,在下要問了!”

面對朝廷重臣輕蔑的眼神,年輕太監絲毫不以為意,把一個方方正正的皮質鞍包墊在腿上,從中拿出紙筆,一邊交代一邊寫。

“……此物為何?”沈應文沒有回答問題,而是指了指年輕太監手裡拿的筆。

暫且稱作筆吧,手指粗細、巴掌長短,通身硬木紋理,唯頭部露出些許金屬光澤,怎麼看也不像筆,卻可以在白紙上清清楚楚寫出文字,比毛筆筆跡略細,也有輕重濃淡頓挫之意。

“鋼筆……以精鋼為鋒、硬木為身,中空,內藏鯨魚須骨貯藏墨水,幾滴即可書寫百字。”年輕太監愣了愣,還是決定滿足刑部尚書的好奇心,除了用言語解釋,還把鋼筆從中間轉開,露出了藏在筆身裡面的結構。

一聽這個名字,不用問,百分之一千又是洪濤搗鼓出來的。沒錯,早在五年前,時間工坊的能工巧匠們就按照皇帝的意思和圖示,照貓畫虎的把鋼筆給弄出來了,但因為一項技術難題沒有解決,始終無法投入量產。

儲墨,如果鋼筆無法儲藏墨水,必須寫幾個字就蘸一下,邊上時刻備著墨水瓶,洪濤就覺得沒有大規模生產的必要,和毛筆沒太多本質區別,何必去費力氣改變國人的書寫習慣呢。

這個技術難題一拖就是三年多,最終讓一個銀作局出身的太監工匠給無意中解決了。他喜歡雕刻,手邊所有能被刻刀切動的材質,都會被刻成各種各樣的物件。

有一天他從造船廠的工匠手裡獲得了一個稀罕材料,叫做鯨魚骨須,據說產自海中巨魚的牙齒,是由海軍捕殺之後沒用的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