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408、範永斗的大計劃二

    他急忙下令,讓後金兵迅速推出剩下的所有盾車,不顧傷亡的進至城下,樹起雲梯,全線爬城仰攻。

    此時明兵傷亡過半,已失去作戰能力,只能眼睜睜地看著,後金兵如潮水般一湧而上。西平到了最後的時刻。

    羅一貫寧死不投降,決心以身殉國,他面京師的方向,拜了一拜,憤怒的說道:“陛下,彈盡援絕,城已破。臣力枯竭,我盡力了!”

    說完,舉起佩刀自刎而死。

    都司陳尚仁、王崇信等人緊隨其後,也相繼自刎殉國。

    守城的三千明兵沒有一個投降的,全被在最後的巷戰中捐軀。

    後金兵數萬人攻擊三千人固守的堅城,死傷了六七千人,又是羞愧又是憤怒。

    這個小小的城堡,死的人居然超過了薩爾滸之戰。

    憤怒的金兵,將逃難進城的百姓血洗一空。

    範永鬥雖然是商人,但是他和別的商家子弟不同,他自幼胸有溝壑,十分關注這天下發生的大事。

    他認為,真正的大商人,是靠著對天下大勢的洞察而大發橫財。

    西平堡發生的事情,讓他十分唏噓。

    忠臣烈士的熱血,不論在那個時代和陣營,都是被推崇和尊重的。

    但是,理智又告訴他,一個純粹的商人,他心裡應該只有一種東西,那就是銀子。

    只有純粹的商人,才能夠取得沈萬三、陶朱公那樣的成就。這也是他從小立下的志向。

    西平堡的城門前,幾個人在等著,為首的是一個和自己相比,年歲略小几歲的少年人。

    範永鬥眯眼仔細看去,在獵獵的火把照耀下,這個少年人生的好生高大威猛。身高足足有六尺(186釐米)。長相更是儀表堂堂。

    範永鬥心裡略一思索,已經明白這是什麼人了。

    於是趕緊下馬,快步走到那人面前。朗聲說道:“山西高平範氏後裔介休房範永鬥,見過族弟”

    那個青年人也在打量著範永鬥,只見範永鬥,中等身材,眉清目秀,一身濃濃的書卷氣,看著更像一個飽讀詩書的讀書人。心裡也十分歡喜。

    這遼東苦寒之地,從來都是文化的沙漠,大明二百多年,遼東的進士是全國各區最少的,只有72人。但都是非常傑出的人才。基本都取得了很高的官位。

    所以,遼東眼裡的讀書人都有很高的地位。

    “在下高平範氏後裔,邠州房范文正公十八世孫範承蔭見過族兄”範承蔭滿面笑容,親切的拱手說道。

    不論是東北的范文程家族,還是山西介休的範永鬥家族族譜上都認為是北宋名臣范仲淹的後裔。

    這次範永鬥來遼東也是提前和瀋陽這一支範氏聯絡,打好了招呼才來的。

    畢竟兩家人現在,都早已脫離了祖居之地,自成體系。

    一家落戶張家口,一家落戶瀋陽。

    但畢竟血濃於水,古代重視宗族,這麼好的關係,範永鬥不會不利用。

    只是他沒有想到,瀋陽這一支會這麼重視他的來訪。讓長子嫡孫親自來迎接。

    范仲淹先祖是唐朝宰相範履冰,世居邠州(陝西長武附近)。

    范仲淹高祖範隋,唐懿宗時渡江南下,任麗水縣丞,時逢中原兵亂,遂定居吳縣(今蘇州市)。

    五代時,曾祖和祖父均仕吳越,父親範墉早年亦在吳越為官。

    宋朝建國後,範墉追隨吳越王錢俶歸降大宋,任武寧軍節度掌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