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卷詩書萬點花 作品

516、最強重步兵的對決七

    葉夢熊說,薊鎮火器最大的莫過於無敵大將軍,其子銃重達150斤,母銃為銅製重達1000斤。(戚繼光造的一號無敵大將軍炮。炮身部分和楊凡造的銅發熕一樣重。)

    葉夢熊利用無敵大將軍炮的設計,鍛造炮身和子銃,將其加長3倍,達到6尺長,全重僅為二百五十斤。

    可以發射7斤合口鉛彈,配3斤子彈和更小的總重1斤的“孫彈”(單發僅重2、3錢)二百發,射程可及800步(1200米)。

    這種炮發明後,又根據實際應用,對尺寸擴大和縮小。也分為1~5號大將軍。

    通過這次戰場的實際考察,楊凡已經完全搞清楚了,建奴口裡的大炮都是什麼玩意兒了。

    之前他看資料,明代文獻所指的“將軍炮”,就是這些從倍徑比看,大多約為10~12左右的玩意兒。

    這玩意就是永樂時期發明的,所謂的“神炮”“神機炮”。這些也是指這類大小不一的“將軍炮”。

    在楊凡看來,這些都是些破爛貨。也就各種大小規格的佛朗機這種長身管的後膛加農炮還算可以一看。建奴鑄造紅衣大炮還是皇太極中後期。

    訓練非常嚴格的軍官,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當機立斷,命令民兵部隊在漢軍旗的大炮和重型火銃開火前,及時臥倒。

    這些措施,使得漢軍旗發射的彈丸,紛紛從民兵們的後背上方一兩米的距離上飛過。極大的減小了傷亡。

    只有後面很遠處,有些射程近的炮彈落地,有限的打死打傷了趴在地上的十幾個人。

    正藍旗的重步兵則列陣站大炮在後面。靜靜的等待著。

    他們打算,火炮給明軍造成重大傷亡後,直接突擊進攻。一次性摧毀明軍。

    不得不說他們的如意算盤打得很精明。

    但是,聯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楊凡的操典,比他們多了四百年的戰場經驗,自然有對付他們的辦法。這個辦法就是,火銃射擊可以硬剛,因為板甲靠譜。

    如果對面是火炮射擊,軍官就立即吹哨子,全體臥倒。

    這樣,不論是球形實心彈還是霰彈,就都沒用了。這東西都是直射武器,不可能向地面打。

    這種原始的火炮俯角和仰角都很有限,因為炮架設計的很原始。

    大軍趴下後,直接也把後面的野戰炮營和機槍營露了出來。楊凡在騎兵出動前早就安排了炮兵出來壓制敵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