傾世大鵬 作品

第九卷 第二十六章 要發財了

    天色大亮時,祝融部落的人已趕到羅長風選定的那片海灘,此地最大的特點便是地勢平坦,海灘距離叢林較遠,陽光充足。

    曬鹽法又叫“鹽田法”,需經過建灘、整灘、納潮、制滷、測滷、結晶和撈鹽歸坨七套工序。

    曬鹽時先將海水引入蒸發池,經日曬蒸發水分到一定程度時,再倒入結晶池,繼續日曬,海水就會成為食鹽的飽和溶液,再曬就會逐漸析出食鹽來,這時得到的晶體便是粗鹽。

    粗鹽還需經過幾道工序加工,方能得到味道純正的精鹽,這些加工方法的所需工具,在這個時代都能得到,所以羅長風才敢在這個時代使用曬鹽法制鹽。

    建灘必須在平坦的沿海荒灘上,按一定的灘池數建造,池埂一般高約半尺,建成一個個方形池,面積從上到下每個方池邊長一般為四丈。

    灘池由上而下逐個挖低,落差一般為三寸,上下池之間開有池門,用以向下流水,底池下築坨臺,俗稱鹽坨,以備儲鹽。

    灘池周圍挖兩面或三面大溝,俗稱鹽溝,以備納潮儲水,向海一面的溝堤,開一水門,設閘以備啟閉,其外再開一“潮溝”,直通於海,用以引潮入溝,備鹽溝納潮用。

    鹽灘建成後,還要整灘,將池內泥沙挖松晾乾,再放入海水泡稀,鹽工赤腳在池內將池踩勻,用刮板刮平底池,然後將池內海水排出晾乾,用打磨光滑的柱形圓石壓實壓平。

    灘池周圍的大鹽溝挖成後,漲潮時即可開閘納潮,抓住最高潮位,將潮納滿。

    納潮後,取溝內海水灌入高滷臺(最高圈)內,次日將高滷臺內海水放入二滷臺,再將高滷臺灌滿海水。

    第三日,將二滷臺內海水放入三滷臺,高滷臺內海水放入二滷臺,再將高滷臺灌滿海水。

    逐日依此類推,利用日光蒸發水分,提高滷水濃度,制滷時技術要求較高,根據自然蒸發條件,滷水以跑到池底既能飽和,又能足用為宜,謂之定量跑水,又名“卡頭”。

    因為若定量過多,雖能跑到底,但不能飽和,若定量過少,雖能跑到底,滷水能飽和,但不足用,影響產量,若定量少太多,跑不到底就出現乾枯無滷,俗稱“跑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