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兒 作品

第798章 盛唐風華(50)四合一

    阿史那石河就問,“把藥材給我個單子,我去幫著問問。”

    好啊!

    劉神威把藥方留下來,阿史那石河看了看,這藥……像是治肺癆的。商隊從長安回來,帶的都是配好的藥呀!這個他還是懂一些的。

    這是誰病了?真是駙馬病的重了?

    這個年過的,好些將領來拜年。阿史那道真帶著他的侄兒阿史那都支也來了,林雨桐在廳裡坐了,很客氣的見了這叔侄二人。

    阿史那都支看人的時候帶著幾分打量,很有些桀驁之氣。

    阿史那道真還問說,“怎麼不見駙馬?”

    林雨桐就笑,“夜裡熬著不睡,白天就起不了。這晝夜一顛倒,等閒熬不過來。咱們這裡的日照時間跟長安不一樣。晚上天黑的太遲了!駙馬向來是跟著日頭作息,如今徹底給亂了。不過也沒事,慢慢就調整過來了。軍中有你們跟薛將軍,他很放心。”

    阿史那道真忙道,“軍中一切都好!之前聽聞駙馬服藥,還從商家找藥,臣還當是又病了。”

    “沒有!”林雨桐嘆氣,“他是身子不好,年年都吃補養的藥!我沒叫停。就是養心肺,怕起咳症。尤其是才適應安西的水土和吃食,不好克化。防著沒大錯。”

    是啊!防著沒大錯。

    一出去,阿史那都支就問說,“必是病重了吧。”

    阿史那道真呵斥,“不許瞎說。”

    “有沒有瞎說,叔叔知道。”阿史那都支哼笑一聲,“叔叔,聽侄兒一句吧!而今若是不……,等這位駙馬和公主真站穩腳跟了,你跟郭待封,是非死不可的。”

    阿史那道真斥責道,“當日,咱們是發過誓言的!”

    “可咱們是突厥汗王后裔!”阿史那都支指著腳下的土地,“這曾是咱們的國土!她是公主,難道咱們不是突厥的貴裔?若還有突厥,何須在她面前屈膝?!”

    阿史那道真深深的看了侄兒一眼,回去就叫人將他關起來,就關在家裡的地窖裡,誰都不許靠過去。

    可每日裡總得給送飯的!阿史那都支寫了一封信叫傳遞了出去,

    才一過完年,安西還冰天雪地的時候,已經有商隊有陸續出發往長安去了。那封信就隨著商隊一個不起來的小管事,帶出了安西。

    而就在這個時候,郭待封求見,跟林雨桐秘密稟報一件事:“……跟著商隊往中原去的人裡,有個叫酒奴的管事。他是阿史那家的馬奴,可在西突厥的時候,確實西突厥皇室的侍衛統領。他秘密離開焉耆,必有所圖。”

    感情這傢伙也反應過來了,知道那場大敗,背後一定是有原因的。

    林雨桐良久都沒說話,只低頭看著茶杯子,等茶溫度低下來,才問說,“就這事?再沒別的了?”

    郭待封一愣,公主的意思是,這個消息她知道。

    她怎麼知道的?

    他愕然的抬頭看去,公主也看他,“不稀奇,那麼戰敗,只要去細想,就知道這裡面肯定有貓膩。但是,你們不和,叫人有機可趁,有什麼可說的呢?而今,你想明白了,就該知道,一雪前恥的機會就在眼前。該怎麼做,心裡有數的吧。”

    郭待封再不敢心存意思輕慢,老實的退出去了。對外,再不敢多說一句話。

    每日裡兵器監裡都是叮叮咚咚的,刀具更鋒利了,更輕便了。

    這一日,長安運來的第二批糧草到了。

    隨著糧草來的,還有數十的糧草和衣物。再就是長安捎帶來的信件。這些信件多是宮裡的和英國公府的家信,真不知道別的!但是除了四爺和桐桐,其他人並不知道是不是有摺子是在這些信件裡的。若是有摺子,這摺子上都寫了什麼,別人就更不能知道了。

    總之,東西一到,大家就發現公主進進出出的,面色好似有些凝重。

    駙馬終於露面了,可還時不時的咳嗽一聲。然後沒過兩天,駙馬開始召集人馬,說是要在議事廳議事。

    議事的主要內容是:佈防。

    四爺指了指輿圖,咳嗽了一聲,把此次議事的目的說了。

    其他幾個人面面相覷,安西這地方,只能守著要道,無法佈防。

    桐桐看了幾人一眼,就起身,然後在輿圖上點了點,“……戰爭,必得師出有名。這裡是原先的吐谷渾,也就是前兩年被吐蕃吞併的羌地。當時吐蕃侵佔羌地,朝廷正在對高句麗用兵,未能及時救援。而今,咱們不能坐等戰機,應該主動尋找戰機。失去了這一片羌地,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長安跟吐蕃的邊界最窄處只有四百里。羌地是長安、乃至中原的天然屏障。不管是付出什麼代價,這一片都得拿回來!而後羌人自治,朝廷派遣官員,以安民。因此,咱們需要從隴右道直插這裡,先奪回羌地,而後組織一半人馬布防。只要駐守羌地,便能牽制吐蕃,論欽陵絕不會冒險攻打安西的!”

    薛仁貴都不好分辨公主說的這些是真還是假?說是糊弄人引對方入套的話吧,這戰略其實是合理的!道理就是這個道理,羌地的戰略意義巨大,當初老國公堅持要放棄高句麗,就是基於這一點考慮的。安西的問題其實不用在安西解決,在以前的吐谷渾佈防,是一舉多得的戰略。

    可這要是真的,要真是朝廷的意思,那之前公主和駙馬說的事,暫時擱置了?

    他也沒多問,只不住的點頭,“在吐谷渾,咱們能佔據地利優勢,能佔據人和優勢。收復的是大唐失地,臣以為,朝廷此佈局,十分高明。”

    四爺又看郭待封,“你呢?覺得如何?”

    郭待封不敢多話,知問說,“只佈防,不攻打吐蕃……便能避開氣候不利的因素。於眼下來看,是最合適。”

    四爺又看阿史那道真,“大軍開拔之後,別人駐守安西,我還不放心。你的家人、族人,都在這裡,你駐守,大家都放心。”

    竟是要留下自己駐守安西?

    阿史那道真忙道:“定不辱命!”

    林雨桐就看薛平貴,“那就準備去吧!十日後,大軍開拔。留一萬人馬給阿史那將軍。”

    是!

    然後一個個的去安排去了。林雨桐轉身對著地圖,跟四爺對視了一眼,都沒言語。

    行軍意圖,只有極少數將領能知道。不在那個級別,不許問。到底是拔寨撤軍,還是有別的安排,誰也不知道。

    但順著隴右道往中原而去,大部分都以為這是要撤軍了。知道的將領推演了好幾遍,都覺得朝廷這個安排,是合理的。

    那這就是真的!

    阿史那都支得了信的時候也是這麼想的,他先是眉頭緊皺,可緊跟著又亢奮了起來,“得快!現在送信還來得及!”

    二月初二,四爺和桐桐隨大軍撤出安西,一路往隴右道而去。

    二月二十三,吐蕃大將悉多率三萬大軍,奇襲安西。

    一入安西境內,便有嚮導道路,直奔龜茲。

    龜茲城中,阿史那道真率一萬人馬鎮守。其餘各重鎮,皆有兩千人馬!但四個重鎮之間,快馬也需得兩日的路程。只要佔據龜茲,兵分三路佔領焉耆、于闐、疏勒不過是易如反掌。

    兵臨場下了,阿史那道真反應過來了,到底是有人做了內應,領了吐蕃人來。

    “叔叔!”阿史那都支朝城牆上喊道:“叔叔,打開城門,突厥祖上的榮光……”

    住口!

    阿史那道真指著悉多,“那是吃人的狼!吐蕃遍地百姓為芻狗,你竟然想著與他合謀?!這是與虎謀皮,這是引狼入室!”

    悉多皺眉,朝上喊道:“要麼打開城門,要麼,本將揮軍三萬直到焉耆!焉耆乃是阿史那家族聚集之地,一旦攻入焉耆,人畜不留!”

    阿史那道真睚眥俱裂,如何是好!焉耆只有兩千駐軍,又有阿史那都支的人做內應,真要是帶著三萬人馬去了,那阿史那家,當真是一個也活不了了。

    可自己開城門也不是那麼容易的!便是自己願意開城門,可也得將士肯配合呀!這一萬將士,是大唐的將士,出身多是中原人。一旦下了這個令,後果不堪設想。

    他還想著,要不要跟副將商議,只開了外城郭的大門,把人放入甕城再殺。正不知道怎麼開口呢,就聽見有人喊了一聲,“快看!那是李字旗!”

    還真是!那真是李字旗!就見那遠處,一隊人馬飛馳而來,不過眨眼的工夫,這一隊人馬如同一把剪刀一樣,從吐蕃的千軍叢中殺出了一條路來,領頭的將領一杆纏絲槍,說一句橫掃千軍也不為過。

    穿過敵陣,在誰都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強弓箭弩如流星,直奔吐蕃大將悉多而去。

    有副將擋在悉多之前,可這強弓力道著實悍猛,竟是從悉多身前的副將胸腹穿過去,而後釘死在悉多身上。

    緊跟著,吐蕃的旗幟接連被設下,擒賊擒王,主將生死不知,旗幟倒塌一片,吐蕃兵瞬間潰散。

    緊跟著,遠處的地平線上,起了一圈的煙塵。那奔騰而來的,不是戰馬是什麼?

    殺!

    殺!

    殺!

    阿史那道真看見戰場上喊殺一片,三萬人馬,都留在了龜茲城外。公主為先鋒,駙馬緊隨其後,由薛平貴領兵,合圍吐蕃於龜茲城外,全殲!

    血染大地,屍橫遍野。

    阿史那道真叫人打開城門,守軍去清理屍首,打掃戰場。首先要看的就是悉多,這是一員猛將,頗有才能。他還有一個身份,那邊是論欽陵的親弟弟。

    此刻,他還有氣息。

    救嗎?

    “救!”林雨桐叫人將人抬到城裡,由著劉神威救助去了。

    而躺在地上的阿史那都支卻已經死了,是誰殺的也不知道。誰也沒注意,反正是死了。

    戰場上刀槍無眼,說不好是怎麼死的。

    況且,此人死有餘辜。

    阿史那道真跪下,“臣有罪。”

    林雨桐扶起阿史那道真,“至親之人,別的不提了。準你將人帶回去好好安葬。”

    謝殿下大恩。

    眼看著阿史那帶著人走了,林雨桐才看向四爺。

    四爺伸手,從宋獻手裡要了東西來,看了看,然後遞給桐桐。

    桐桐接過來掃了一眼,塞進懷裡,而後躍上戰馬,喊了一嗓子,“前鋒營何在?”

    在!

    “上馬!隨我出征。”

    是!

    薛仁貴都不知道,“這是要去哪?”

    看著桐桐帶著人飛也似得消息在遠處,四爺才收回視線,“之前……說的是真的!羌地該收復了,也該在羌地重新佈防。你現在就去安排,放一些俘虜回去報信,就說三萬人馬全軍覆沒了。而後點兵點將,帶兩萬人馬,直奔羌地。”

    那公主此去,只帶一個前鋒營,“臣在何處與公主匯合?”

    四爺看他,“不用匯合!到時候羌地必會大亂,你見機行事即可!”

    大亂?怎麼大亂?

    “這邊吃了敗仗,吐蕃不會想到咱們回殺了回馬槍奇襲。至於大亂……奇襲嘛,不取了上將的腦袋,能叫奇襲?”

    常駐青海的大將乃是贊婆,贊婆也是論欽陵的親弟弟。論欽陵不僅安排了親兄弟駐守青海,他自己也帶兵時常在青海溜達!碰上了,算他倒黴。碰不上,那是他的運氣。

    但是,贊婆的腦袋取定了。

    他們一共兄弟五個,有個大哥早死了。剩下哥四個,各個手握權柄。尤其是軍權掌控在手裡,上下莫敢不從。

    此一戰,論欽陵折了兩兄弟,相當於要了他半條命,拿走他一半的勢力。他若再想興兵,那是休想了!

    薛仁貴聽的汗都下來了,“公主去奇襲刺殺上將?”出事了怎麼辦?咱們有一個算一個,誰都休想逃脫干係。聖人和皇后必定會震怒的!

    四爺也沒解釋,“那薛將軍行軍就快些,也好接應。”

    薛仁貴不敢耽擱,轉身就點人點將去了。

    而桐桐越過一道道山樑,直奔敵將的腦袋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