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三章 山海關前線 二合一

    衝陣不好搞,對射不好搞,所以當時的明軍騎兵打的很難受。

    當然了,這種難受只侷限於楚軍龍騎兵提前下馬步戰……如果明軍或東擄騎兵找到機會,直接在龍騎兵還在馬背上的時候就發起衝鋒,楚軍的龍騎兵一打一個輸……因為他們本來就是半吊子騎兵,馬背上作戰就不是他們的強項。

    此外,這種侷限還建立在明軍騎兵非得要主動進攻提前下馬列隊的龍騎兵。

    如果明軍騎兵不主動進攻,那麼龍騎兵也沒轍,只能被動等待或者上馬撤退,又或者搞遠距離追擊之類的。

    追擊距離近了,你還得擔心人家殺一個回馬槍!

    但是不管怎麼說,龍騎兵這種騎馬步兵,已經是大楚帝國陸軍方面,早期所能夠找到的最佳解決辦法了。

    但是隨著時間的過去,尤其是培養的騎兵越來越多後,楚軍方面的正規騎兵才逐漸多了起來。

    除了早期直接接受各種降兵的傳統齊射騎兵外,還組建了多個由自行培養騎兵的驃騎兵旅,這些驃騎兵旅某種程度上是龍騎兵的加強版,同樣裝備三年式騎兵遂發槍,馬刀,遂發手槍,以及配屬輕型的半身甲。

    他們可以下馬使用三年式騎兵燧發槍列隊步戰,同時還可以上馬直接揮舞著馬刀衝陣!

    這種驃騎兵,其實才是楚軍陸軍乃是近衛軍的騎兵部隊,最近兩年苦心打造的騎兵兵種!

    在這之後,陸軍方面和近衛軍也想要搞重騎兵!

    這種重騎兵,可不是說楚軍現有的驃騎兵,或者是東擄裡的披甲騎兵,漢八旗裡的原遼西鐵騎,這些騎兵看似都披甲,但實際上受限於戰馬的負重能力,穿戴的都是輕型盔甲。

    楚軍高層對重騎兵的定義,是穿戴類似重甲長矛手、刀盾手的那種全身重甲,一身盔甲就大幾十斤的那種。

    人家連盔甲的樣式都提前準備好了,就是鋼製全身的板甲,弄一個大大鐵罐頭,順便再給戰馬也套上馬鎧,再讓重騎兵拿上一根三四米長的騎兵長槍,列出密集隊形衝上去,那衝擊力定然非常的強悍!

    可惜一直因為戰馬的限制搞不出來,哪怕是得到了這一批中亞馬後,依舊是搞不出來……

    最後只能是搞了個簡化版的胸甲槍騎兵!

    錢泰很期待第四胸甲騎兵團,能夠發揮出來胸甲加騎槍的威力,這樣他就有足夠的理由去說服其他人,說服陛下,再擴大胸甲槍騎兵的規模。

    在他看來,胸甲騎兵才是未來!

    那些什麼穿著和紙湖一樣的輕型半身甲的驃騎兵,根本沒啥亂用。

    而陸軍高層不少人做夢都想要的重騎兵,也就是穿得跟鐵罐頭一樣,戰馬也套著馬鎧的重騎兵,更是沒啥卵樣,那玩意放幾百年前,槍炮出現之前還差不多,現在……穿的這麼重,走的慢吞吞的,那就是炮彈的活靶子!

    說不準人家步槍手都能追著你跑,然後給你來幾輪的排槍!

    未來,還得是穿戴著胸甲的騎兵!

    防護力適中,機動力又足夠,簡直是槍炮時代裡,防護和機動能力結合最好的騎兵了。

    再弄上騎兵槍,衝擊力雖然不如傳統重騎兵,但也不是驃騎兵那種樣子貨輕騎兵所能相提並論的。

    不過嘛,第四胸甲騎兵團是大楚帝國裡的第一支胸甲騎兵,甚至還是第一支槍騎兵,而且這支騎兵之前在江北初立,後來拉到了西安一帶進行訓練並換裝中亞馬,換裝完畢又進行了適應性訓練後,這才跑到天津,並準備來山海關作戰。

    這支騎兵部隊,還沒上過戰場,甚至因為時間緊迫,連協同的演習都沒搞過一次。

    因此對於這支胸甲騎兵的實戰效能如何,其他人大多還是帶著懷疑的態度。

    哪怕是錢泰自己,雖然表現的信心滿滿,但是心裡其實也是七上八下的。

    ——

    陸軍的其他人對這個近衛軍的第四胸甲騎兵團也很感興趣。

    就和近衛軍那邊一直在摸索著騎兵一樣,陸軍也同樣一直都在不斷的琢磨著提升騎兵的戰鬥力,以求能夠對抗東擄人控制下的大量騎兵。

    哪怕是沒有了東擄人,也會有蒙古人,然後各種西域人,他們基本都不缺騎兵!

    但是對於中原地區的華夏王朝而言,騎兵就是個比較尷尬的兵種的,明知道很重要,但是卻因為缺乏大量的合格戰馬而無法訓練出大量的優秀騎兵!

    因此也只能在其他方面想辦法了。

    比如宋王朝用重甲步兵,大威力的弓弩甚至最早期的火器等等,這些都是為了對抗北方騎兵而出現的。

    明王朝倒是個極端……他們繼承了元王朝這個奇葩留下來的大批馬匹,所以他們的早中期的騎兵非常的強悍,能直接吊打蒙古騎兵的強……

    對抗騎兵的最佳兵種,從古至今其實只有一種,那就是騎兵!

    明王朝前期的騎兵,充分體現了這一點!

    但是後來弱勢後,明軍也只能是琢磨著其他辦法對抗騎兵了,而且還真被他們找到了,那就是戚繼光搞出來的車炮陣……

    這一套東西,對付冷兵器時代的遊牧騎兵,那是相當的好用,可攻可守,一度壓制了這些遊牧騎兵。

    直到東擄人搞出來了披甲重步兵……也不和你玩虛的,衝上去就是直接砍……

    然後……然後明邊軍的車炮陣就跪了!

    後來東擄人一手重甲步兵,一手控制的蒙古騎兵,打的明軍不要不要,連城都不敢出。

    但是這些變化,都是在冷兵器時代,以及原始冷熱結合的時代。

    而現在……楚軍也好,東擄人也好,都已經把長管火炮裝上了輪子,直接拉著上戰場當野戰炮用了。

    所以,騎兵也好,對抗騎兵的戰術也同樣有了巨大的變化!

    但是不管怎麼變,但是有一點核心卻是不會變的,嗯,至少在坦克出來之前不會變,那就是對抗騎兵的最佳兵種,始終都是騎兵!

    不是什麼步兵,也不是什麼機槍,始終都是騎兵!

    這裡頭的核心也不是什麼衝擊力之類的東西,而是機動能力!

    機動能力,才是騎兵的核心要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