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一十八章 固執而 矯情的騎兵

過去二十年來,手槍在大楚帝國的騎兵部隊裡一直都非常的尷尬,騎兵們喜歡在馬背上使用馬刀,下馬步戰直接用步槍……至於手槍,不好意思,戰術選項裡就沒這玩意。

如果有了這種轉輪連發線膛手槍的話,興許能夠改變這種局面。

很快,試射開始了,出乎羅志學預料的是,這款天七左輪手槍試射非常成功,射手在很短的時間裡,就把六發子彈給打出去了,光是這個射速,就引起了羅志學的高度重視了。

隨後報告的實彈射擊結果也相當不錯,在三十米距離上上靶率相當高,遠遠超出了之前的一票單發前裝滑膛手槍。

而威力測試的成績也不差,畢竟這玩意其實口徑也不小,足足有十二毫米,同時槍管長度用後世目光去看,其實顯得比較長,而槍管以及其他零部件都是比較厚實的,以承受更高的膛壓。

如此也讓整個手槍達到了比較沉重的水平,這也是為什麼這支手槍是騎兵手槍的緣故,因為這玩意比較重,尺寸相對也比較大,只有騎兵才能使用。

因為騎兵們使用手槍的時候,都是直接騎在馬背上的,同時把手槍的槍袋放在馬背一側,使用的時候才掏槍射擊。

因此,騎兵使用的手槍,相對來說要比炮兵,軍官們使用的自衛型手槍都要口徑更大,尺寸更大,重量更重一些。

而這些,都是為了保證威力!

天七左輪騎兵手槍足以確保一發子彈幹掉一匹馬!

同時在比較近的距離上也能夠擊穿自用的板甲。

如果是那些出口用的輕型板甲,二三十米內都能擊穿!

雖然大楚帝國出口的板甲,性能都不咋地,但是這只是和大楚帝國自身裝備的輕型板甲相對比。

如果和土著各國們生產的盔甲比起來,那妥妥是神奇……防禦能力上堪比重甲,但是重量卻是隻有輕甲的重量。

大楚帝國一系列出口的武器裝備裡,板甲的出口量比火炮還要大……就連歐洲人都是通過各種渠道採購大楚帝國的出口板甲呢,這出口量大,加上價格也不便宜,所以大楚帝國的板甲出口生意,是僅次於火槍的出口生意,乃至大楚帝國國防工業的支柱產業,每年都能為大楚帝國國防工業界帶來大量的利潤。

畢竟大楚帝國的出口輕型板甲在價格上也不便宜,普通型號的輕型半身板甲就要大幾十楚元,而全身甲則是要一兩百楚元呢。

天七騎兵手槍能夠擊穿這些出口板甲,在性能上已經是絕對夠用了。

看著這款手槍,羅志學都能想象的出來未來騎兵戰鬥的場景了。

一群自家的輕騎兵衝過去,然後掏出手槍啪啪開槍,朝著對面的敵人噴出了成片的子彈,那場面比用騎弓的騎射要壯觀的多。

但是想要大規模裝備,有些問題還是需要解決的,比如這個彈巢結構是固定的不方便裝填,這就不行啊,在戰場上不方便裝填的話,由此帶來的麻煩太大了。

因此羅志學把玩著手中的天七手槍道:“這槍不錯,很適合我軍騎兵,如果能夠把這個彈巢改為翻轉,以便裝填那就更好了!”

一邊說著,還一邊拿著手中的手槍進行比劃著。

旁邊的河北武器公司的負責人一聽一看,先是一愣,然後稍微一琢磨這個彈巢可以翻轉後可以帶來的好處,當即面露大喜道:“陛下對槍械的認知,對將士們的需求瞭解,實在讓臣愧之不如啊!”

“臣回去後,就讓技術人員進行相應的改進,爭取最快時間完善翻轉設計後恭請聖閱!”

羅志學自然知道這個所謂的聖閱,不外乎就是想要借自己的名頭來獲得軍方的訂單而已。

手槍這東西在大楚帝國裡一向來都是不太受重視的,雖然早有規定說騎兵配發騎兵手槍,炮兵以及特殊技術兵種還有軍官都配發自衛型手槍。

現實裡也的確配發了,但是這些手槍基本都是好多年前的老貨色……頂多就是部分改裝為火帽擊發而已。

騎兵手槍就更不用說了,如果不是上頭逼著騎兵換,人家都敢繼續用火繩騎兵手槍!

都承順二十五年冬天了,大楚帝國的騎兵部隊,竟然還大批量的使用建國初期生產的老古董遂發手槍……這在其他部隊裡不敢想象!

你問騎兵部隊為啥不換……人家就說手槍這玩意我們反正也不用……有把老古董裝個樣子就行了,為什麼要浪費錢換新的?



我攢點錢採購最新式的合金鋼馬刀它不香嗎?

大楚帝國的騎兵部隊,一向來以固執而矯情而著稱!

天七左輪手槍畢竟這是一種騎兵手槍,陸軍的騎兵才是最大的客戶,而騎兵對手槍的排斥是有目共睹的,多年來對騎兵手槍的採購都是不情不願,能拖就拖……

如果騎兵部隊不要這新式的手槍,河北武器公司可就要抓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