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七百三十章 壓力來到了英格蘭身上

因為他們很快就發現,楚國人不不僅僅打荷蘭人,也打丹麥人,瑞典人,法國人以及葡萄牙人。

整個印度半島東海岸的各國殖民地,甭管大小,全都陸續遭到了楚軍的進攻。

連荷蘭人都擋不住楚軍的進攻,其他國家的殖民者就更不用提了,一個接著一個歐洲殖民者控制的殖民地落入楚國之手。

等到了十月份的時候,整個印度東海岸地區,已經沒有任何歐洲殖民地殘留,取而代之的是大楚帝國的龍旗飄揚在諸多殖民地港口城市的上空。

這還不算,緊接著大楚帝國海軍強勢封鎖了保克海峽,禁制所有他國船隻通過。

併發布全新的西洋貿易條例,要求保克海峽以西區域的船隻和大楚帝國之間的貿易,只能在錫蘭島的科倫坡港進行。

科倫坡港取代了昔日的馬六甲港,成為了大楚帝國面向西方的唯一貿易港口。

當然,目前還處於戰爭期間,歐洲各國的東印度公司的船隻可不會這個時候去錫蘭島科倫坡城貿易,但是吧……以後呢?

戰爭總會停止的,等戰爭結束後生意還得繼續做不是,所以那個時候科倫坡的作用就大了。

此外大楚帝國的貿易對象也不僅僅只有歐洲國家,實際上還有一些西亞地區國家以及印度土著們,這些土著們以前也會駕駛著原始而落後的船隻航行到馬六甲和大楚帝國進行貿易。

只不過以後就只能到錫蘭島上的科倫坡進行貿易了。

封鎖保克海峽,是大楚帝國印度戰略的既定政策,就是為了全面禁止並杜絕西方勢力的後續滲透入侵。

理由和當初封鎖馬六甲海峽,巽他海峽是一樣的。

只不顧保克海峽要更寬闊一些,封鎖起來也更麻煩一些,需要更多的船隻。

但是問題也不大,大楚帝國海軍的工程部隊已經在科倫坡港進行緊急施工,以增加更多的泊位,同時建設煤炭倉庫,補給倉庫,保養船塢等各類海軍基地設施。

支撐後續的封鎖作戰任務問題不大!

當封鎖保克海峽的時候,楚軍的各項軍事行動依舊沒有停止!

拿下印度東海岸後,楚軍的陸海軍則是相互配合,以數十艘船隻,地面兵力一千到三千人不等的中等規模的登陸艦隊,挨個登陸並攻佔歐洲國家在印度西海岸的殖民地。

十月十七日,葡萄牙在印度半島的最後一片殖民地果阿被楚軍攻佔,在果阿的葡萄牙東印度公司高層無一倖免,不是死在了戰爭當中就是當了俘虜。

最後這些被俘虜的葡萄牙人東印度公司高層,被迫簽署了楚葡果阿條約。

根據條約,葡萄牙東印度公司全面放棄印度半島,西亞地區的殖民活動,並把上述地區裡所有的殖民地主權移交給大楚帝國。

同時支付一筆贖金,進而換取一千多名俘虜的安全迴歸以及公司高層的撤離。

緊接著,丹麥,瑞丹,法國等幾個實力沒多少的東印度公司也相繼宣佈放棄印度殖民,轉而和大楚帝國簽署了條約,以放棄殖民地的主權以及放棄後續繼續進入印度地區貿易的承諾,進而換取自己的小命。

如此,也就只剩下荷蘭人和英格蘭人還在死撐了!

然而他們也不可能支撐太久,因為楚軍在攻佔果阿後,又繼續向北開進,艦隊一路殺到了孟買,中途還滅掉了好幾個荷蘭人以及英格蘭人的殖民地。

等到這個時候,其實荷蘭人在印度半島地區的殖民地,基本上已經全面丟掉了……這不得不說是一件很悲催的事。

在楚國人的進犯之下,荷蘭人丟掉了東印度群島後,又丟掉了印度以及錫蘭島上的殖民地……如今的荷蘭東印度公司,雖然還有人有船,在非洲也有不少的殖民地,但已經名不副實了。

因為他們在印度以及南洋等地,已經沒有了任何一片殖民地,甚至連船都過不去。

這樣的東印度公司自然也名不副實。

荷蘭人完蛋了,現在壓力就傳到了在孟買的英格蘭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