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一十七章 南洋半島戰略啟

只不過陸軍那邊拿到的後裝線膛武器還比較少……因此這兩支部隊都只有一個營裝備了新步槍,主要還是為了進行適應性訓練,充當全軍的種子!

陸軍現在採購的新式步槍少,純粹是覺得新步槍太貴,四十多楚元一支的新步槍,他們真心沒辦法現在一口氣全部裝備了。

陸軍還想要等近衛軍和海軍採購了後,攤薄了成本再來撿便宜……

倒是近衛軍那邊非常豪氣,目前已經裝備了四萬多支,並且後續還有五萬多支的訂單,不僅僅能夠把整個近衛軍盡數裝備,還能留下一部分充當日常以及作戰的損耗補充,順帶充當庫存以備不時之需!

近衛軍嘛……一些近衛軍將領們,看陸海軍將領的眼神都跟看叛軍一樣……天天覺得陸海軍會造反。

所以不顧價格,率先裝備新式武器,並囤積大量全新的武器裝備也是他們的老傳統。

這一次派出來的這個近衛軍暫編第三混成旅,清一色的後裝線膛武器,並且該團演練了一年多的新時代戰術,不僅僅有近衛軍內部新提出來的全新散兵戰術,還有後裝線膛時代裡的步炮協同戰術。

這一次近衛軍那邊也是想要拿暹羅以及緬甸王國練練手,試驗試驗自己這幾年琢磨出來的新武器以及新戰術。

希望在實戰中找到優缺點,優點放大,缺點改進。

其實陸軍那邊也是類似的想法,想要通過這一場戰爭來試驗新武器和新戰術,只不過陸軍的新武器裝備不如近衛軍的多,試驗起來也是透著一股小家子氣。

因此這一次戰爭帶有濃郁的試驗性子,同時也是為了避免自家數量少,但是裝備先進,戰術打法和普通陸軍不一樣的參戰兵力,被陸軍那群混蛋胡亂使用。

近衛軍那邊的高層經過商討後,派出了一位重量級的將領擔任該混成旅的指揮官:徐家慶近衛少將。

按照楚軍的傳統來說,一個混成旅規模的兵力其指揮官通常是准將的,而且這個混成旅,一般說的還是六七千人規模的混成旅。

近衛軍這個暫編第三混成旅,只有四千多人的規模……按照以往的規矩撐死了也就是一個混成團的番號而已,指揮官一般是上校,少數情況下是准將。

但是為了避免麻煩,近衛軍直接給安排了一個混成旅的番號,派了個少將過來。

擺明車馬告訴陸軍那邊:別想著指揮我……

陸軍對此呵呵一聲,幾個大老們一商量,得,既然你們近衛軍想要撈功,又不想和我們插手,乾脆你們自己單獨負責一個戰場好了。

於是乎,經過一番商量好,近衛軍暫編第三混成旅,將會從曼谷直接登陸,負責該地區的戰事,曼谷當地的陸軍守備部隊給你們打下手,負責後勤事務。

而陸軍的乙等常備師第三十七師,將會從順化湄公河三角洲方向向西發起進攻;馬六甲地區的甲等戰備師第十四師從馬六甲往北發起進攻,嗯,同時打緬甸和暹羅!

雲南的甲等戰備師第八師,從雲南往南打。

海軍的一個陸戰團,則是登陸緬甸達貢,和當地守備部隊,在確保達貢安全的情況下,往北發起進攻。

這一場戰爭,將會在五個方向同時發起進攻,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直接打穿這兩個土著國家,不給這兩個土著國家充足的反應時間,迅速的消滅他們的主力部隊以及政權,避免戰事長期化,陷入泥潭……

這要是打的拖拖拉拉,很容易就出現變化了……可別覺得楚軍裝備好,戰鬥力高就一定能贏,戰爭這東西有太多的變數了。

原時空裡英國人打阿富汗,打南非布爾人可都是吃過大虧的,美國人也不例外,在越南里陷入過泥潭,空有先進裝備甚至兵力優勢,但是依舊打的很難受。

大楚帝國的高層將領們,可不會因為自家裝備好,部隊戰鬥力強就輕視任何對手。

六萬人的大軍一次性派出去,這就證明了楚軍對這些土著們的重視。

如果這還不夠,後方還有大量的戰略預備隊。

陸軍說的二十萬大軍,其實也不全是忽悠內閣……人家真的準備了不少的戰略預備隊,如果戰事出現了變化,這些戰略預備隊也是隨時能排上去的。

只是大概率用不上而已。

南洋半島大開發的基本方針後,軍事上的戰略部署也有了,甚至大體的戰術計劃也有了。

接下來就是具體施行了!

承順三十三年冬十一月十三日,近衛軍暫編第三混成旅,在徐佳琪近衛少將的率領下,在吳淞軍事基地登上了眾多輪船,並由近衛軍自家的八艘戰艦護航南下!

嗯,沒看錯,是近衛軍自家的戰艦進行護航。

人家近衛軍也是有艦隊的,而且規模不小!

不僅僅是有艦隊,近衛軍還有空軍呢,他們裝備了大楚帝國裡的第一支熱氣球部隊,用以要地防守的高空目視警戒,火炮較射等。

大楚帝國的近衛軍,可是陸海空三兵種齊全的混合部隊,具備完全的獨立作戰能力的。

而這,也是近衛軍防備陸海軍造反的底氣所在!

當然了,對此陸海軍的將領們,呵呵一笑……還不知道誰才是帝國裡的潛在反派呢。

為了防備近衛軍動亂,陸軍裡目前少量裝備的後裝線膛武器,可都部署在江南省。

海軍最近幾年搞出來的幾艘大噸位近海戰列艦,基本也在松江海軍基地趴著呢。

陸海軍的不少人都是想著未來一旦近衛軍出了問題要造反,直接殺回京畿護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