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天下雨 作品

第八百二十三章 連發步槍





這兩者相加,導致楚軍在緬甸的不少地方行動還是比較困難的。





當然,這些都在楚軍的預料之內。





大楚帝國在海外殖民很多時候都是主要戰爭結束了,但是依舊處於長期小規模戰爭的狀態,並且會持續好幾年。





唯獨不一樣的是,緬甸這邊的地形太複雜,而且熱帶雨林地形實在太噁心!





由此增加了眾多的困難。





這也讓軍方更加迫切的需求裝備先進的後裝線膛武器,以便在小規模戰鬥裡獲得更多的優勢。





這一次船運過來的後裝線膛武器彈藥裡,就有當地軍方期待許久的七十五毫米山炮。





相對於什麼一百二十毫米的榴彈,七十五毫米的野戰炮這些,駐防緬甸當地的軍方更加期待七十五毫米山炮這種輕便的火炮。





這種幾百公斤的火炮才能夠讓他們到處拉著走進行戰鬥,其他的別說一噸多了,哪怕是大幾百公斤重的火炮他們也不想要!





如果可以的話,他們還想要更輕便的六十毫米到七十毫米之間的營團級山炮,可惜的是營團級山炮項目剛立項,國內的武器公司就算研發能力再強,估計也得前後幾個月時間進行設計實驗,然後生產裝備的話,估計都得到明年去了。





第一次抵達緬甸的七十五毫米山炮並不多,只有十二門而已,這剛到呢,就被第八師給拉走了。





這十二門山炮,將會組成兩個山炮哨,和第八師之前配屬的七十五毫米山炮,組成第八師主要的支援火力。





過去幾個月來,第八師陸續又獲得了六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的增援。





因此目前共計有十二門七十五毫米野戰炮,十二門七十五毫米山炮。





這數量雖然不多,加起來也不過二十四門,但是實際火力卻是遠遠超過以往裝備的幾十門滑膛炮。





再加上陸續增援而來的上萬支十八型步槍,這也讓第八師成為了陸軍裡第一個成編制裝備後裝線膛槍炮的甲等師部隊。





不僅僅是陸軍第八師,實際上當地的海軍陸戰隊,也陸續獲得了三千多支十九型步槍的增援,同樣也獲得了四門兩廣武器公司的廣三型七十五毫米山炮,成為了海軍陸戰隊裡,第一支完成後裝線膛槍炮化的團級部隊。





有這兩支基本裝備了後裝線膛槍炮的軍隊,並且還大規模參與實戰,這也讓緬甸戰爭成為了大楚帝國繼暹羅戰爭後,第二場大規模使用後裝線膛槍炮的戰爭。





至於之前的暹羅戰爭裡,近衛軍以及陸軍也使用了後裝線膛槍炮,雖然暹羅王國的高層投降的太快……以至於沒有爆發大規模戰鬥,但是後續的清剿作戰還是很頻繁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目前的暹羅和緬甸局勢其實都差不多,當地的局勢並沒有因為暹羅王國高層的投降,緬甸王國高層的頑抗而變的有什麼不一樣。





正面抵抗幾乎都沒有,但是小規模的抵抗卻非常頻繁。





這種戰爭模式,楚國都已經是非常熟悉,而且應對經驗豐富無比了,甚至都為此起了一個專門的名詞來形容這種戰爭模式:治安戰!





當然,後世現代軍事理論裡的治安戰,是進行吞併,採用軍事手段維護在佔領區裡的統治。





而大楚帝國裡的治安戰,則是要更簡單純粹一些,並不是為了統治,純粹是為了佔領更多的土地,並保護自家移民。





至於統治土著,大楚帝國對統治土著,一向來都沒什麼興趣的。





某種程度上來說,後世的治安戰,其實是政治問題,而大楚帝國裡的治安戰,那是純粹的軍事問題。





後者可比前者簡單多了。





而這種模式下,抵達緬甸的一批新後裝線膛槍炮也是迅速應用到了戰場上,並且發揮出來了驚人的效果。





尤其是三十四年式75毫米山炮,表現的更為突出!





便捷的機動能力,強大的火力讓楚軍在當地頻繁的中小規模戰鬥力表現的更加的強勢!





(本章完)





手機用戶請瀏覽wap..org閱讀,掌上閱讀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