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三章 建章

如果發生了類似事情或是未能通過,那隻能繼續向後推延考核的時間,或是更換繼承人選。儘管如此嚴格,自古以來貴族身份和爵位的深入影響,還是讓自由軍上下對此充滿了期待和指望。

當然了,西大陸的爵位體系誕生根源,與東方自《周禮》以降公侯伯子男的諸侯體制,並不能算一模一樣吧,只能說是天差地別的玩意。因為人家是源自羅馬大潰滅後,蠻族大小部落首領。

最初的蠻族分支法蘭克人,在首領克洛維帶領下,摧毀了苟延殘喘的西羅馬之後;卻苦於沒有足夠的行政力量和人手,來統治廢墟上的西羅馬故土;於是就將追隨他的大小首領分封為領主。

令其自治某片區域的同時,也承擔一定的貢賦和被徵召出戰的義務;這也是最早伯爵的由來,類似於蠻族的酋長、首領概念;雖然各自地盤人口大小不一,但在原始軍事民主的會議上對等。

後來隨著形勢的發展演變,法蘭克人需要對付其他蠻族部落的襲擊和攻打,或是追隨國王徵拓某片新的地區後,負責持續鎮壓和佔領的需要;誕生了統轄若干伯爵的軍事長官——邊境侯爵。

後來隨著戰爭的頻繁和激烈,在國王沒有辦法親征的情況下,又誕生了新的頭銜;代為統領國內大小領主征戰的軍事統帥——公爵。而在地方上,隨著領地人口繁衍和增長,事務愈發繁瑣。

於是,在主教區/伯爵領的基礎上,另外設立和委任了協助管理和分擔責任的次級爵位——子爵;而為了制衡和對抗這些尾大不掉的伯爵們,國王又提拔自己的直屬騎士成為一個個男爵領。

而諸多的男爵領,則構成了王國貴族階層的下位;他們同時管領著若干半獨立的采邑騎士,或是作為家族分支、附庸的方旗騎士。但無論公爵、侯爵、伯爵、男爵都是獨立對等的諸侯之一。

而高高在上的王室,也不過是諸侯之中最有實力的共主。後來隨著生產力發展和商品流通,市民階層的崛起和富裕。而在國王巧立名目的創收手段下,又催生了所謂非世系的終身爵士群體。

直到前幾代烈日王和驕陽王在位期間,才通過推行東方主義式的改革;由執政數十年的“驚怖卿”黎星刻,擊敗了一場又一場國內外貴族掀起的叛亂,而將大部分地方權利收回到御前會議。

而對於如今以廣大騎士、市民和工礦群體,為基礎的自由軍和救亡政府而言;既沒有多少舊時代的殘留,自然也沒傳統王國中樞的那麼多歷史包袱;唯一的前大貴族費尤斯,還是個外國人。

因此,江畋也只是在新政權規劃當中,沿用了歷代王朝已經相對成熟的爵位和稱號體系,又在這個基礎上參照了另一個(大唐)世界的經驗教訓,最終頒佈了七階十二等爵位的《爵級法》。

其中一二兩階是專屬王室成員的頭銜忽略不計;剩下五個階級依舊是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但是多了副子爵和準男爵,共計七等;然後是(軍功)采邑騎士和(文職)榮譽騎士。

最後,自由軍也同樣沿襲了王國為了賣官鬻爵,所創立出來的特設爵士;雖然沒有年金、莊園、榮銜等諸多權益,但是卻可以擁有較低規格的排場和頭銜,乃至自行設計的家徽和傳承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