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八百四十章 歸途

但是,見到了太子李弘的成熟和長進,還是相當欣慰的拉著他,促膝長談了小半個午後時光;只是父皇終究還是老邁易顯,在攀談之間會偶爾出現,突然遲疑、停頓和短暫失神,乃至片刻的暫忘。

而在母后面前,太子李弘就要相對難熬和度日如年。不知是否因預先知曉了,未來可能發生之事和趨向的緣故,在面對母后時多少顯露些端倪;而讓她言語間隱約抱怨起了,自己變得疏遠和生分;

就算是面對母后,那毫無作偽的讚許和欣慰之情;太子李弘雖然努力保持面色如常,甚至像兒時一般動情呼喚著,母后獨有的別稱;但心中還是不免想起了諸兄弟的下場,以及那首《黃瓜臺》……

甚至,就在設宴招待那些兄弟姐妹時,也不免發覺和感受到了,潛藏在他們之間的隱隱隔閡,甚至是疏離和戒懼;這不由讓李弘無奈和感傷,作為隨駕二聖身邊的子女,期間發生過多少是非呢?

雖然,在身為東宮之主的長兄面前,大多數還是一如既往的熱忱和親切;但光是一些不動聲色的細微處,就足以讓太子李弘感受到,難以言明的差異和變化。比如,自小才思敏捷著稱的六郎阿賢;

雖在席位上既勸即飲,笑的最為矜持微燻,但卻難掩俊秀端正的眉眼間,稍閃即逝的淡淡鬱色和陰靄。根據李弘來洛都前暗中打聽,他的王府中還未有一位名為趙道生的男寵,但已開始親近倡優。

雖然看似來自二聖的寵眷不減,但他似乎還不免在日常中受到某種壓力,而只能暗中與此輩為伍來略作排解。而日常與阿賢關係甚近的,則是皇叔曹王李明,然這位曹王李明也不是一個等閒之輩。

他是太宗的第十四子,生母則是巢剌王妃楊氏,或又稱為齊王妃;曾是唐高祖第四子齊王李元吉的正妻。玄武門之變後,弟媳楊氏因為容貌殊麗而被納入後宮,生了李明又指定過繼給李元吉繼嗣。

因此自太宗朝以來,就有恣意放縱、不修邊幅的名聲;而在既定的那個未來中,他也是牽連進太子李賢謀逆案的重要人證;因此,太子李弘已暗中令人收羅他的過失和荒誕事,伺機將其逐出京師。

這樣也好過稀裡糊塗的死在,幕後策劃的權爭之中。他甚至還找到相關方士明崇儼,出身官宦之後精通巫術、相術和醫術的他,已是正諫大夫、入閣供奉,假以神道陳述時政得失,頗得二聖寵近。

受到類似影響還有八郎阿輪(李旦),只是他顯的要豁達開朗的多;哪怕在李弘招待一眾兄弟姐妹的私宴上,也是喝得最為敞懷和坦然的一個。相比其他人的拘謹和見外,他發出的聲音最大最響。

興之所起,他還會當場籍著著醉意,不顧身份搶過伴奏樂工的篳篥,而當場為長兄表演了一段,新學的《康國樂》;顯然也是這種偏好影響了他未來的子女們,得以自娛自樂的渡過深宮幽禁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