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疲 作品

第八百四十九章 再動

“然後,這也是一個重塑內在人格和對外物認知的慢性過程,尤其是,來自同齡人感同身受的鼓勵和引導,同時學習和接受更多新鮮事物;將缺失的安全感和感情上的空虛,給一點點填補起來。”

“所以,你可以繼續和她交流養貓的心得,生活中的瑣碎和趣事;好好維繫唯一的知己和閨蜜人設。這樣,她就有概率不會重蹈覆轍;變得可憐又可恨,最終一頭溺死在自己締造的權欲旋渦中。”

“她的悲劇就在生於帝王家,受盡天下最大的榮寵,卻沒有與之匹配的心性;這是身為父母的二聖無法給予和扭轉。因此,太子對此自有一番祈願和苦心用意;但也會是你未來出路和轉機之一。”

“也算是你們的雙向奔赴了。”江畋說到這裡,突然就見到遠方冰雪消融未久的大地上,突然奔馳而來一行信使;幾乎是大聲呼喝著什麼,穿過南門外的大球場外圍,又馬不停蹄的衝進了溫泉宮。

而後,原本一片氣氛熱烈的球場上,也隨之騷動和沸騰了起來;甚至連正在競逐追擊的馬球馭手們,也紛紛停下了腳步;像是翹首以盼的望向宮城方面。隨即江畋在重華殿內見到臨時召開的小朝。

臉色略帶亢奮和激昂之色的太子李弘,也當眾宣佈了事情的原委;並且由此開始發號施令和分派後續的任務。卻是位於東都的高宗,剛剛對天下頒佈了《舉猛士詔》,在全國範圍內招募有志健兒。

尤其是海選體格健壯、弓馬嫻熟的猛士,充入軍中以備征討吐蕃所需。而這也是唐朝歷史上的一個大事件,代表著初唐開國的府兵制,開始向募兵制演變的重要轉折;而《舉猛士詔》就是個開端。

但其背後又有更深層次的淵源,就是自高祖、太宗朝一手建立的府兵制,隨著社會發展開始逐漸瓦解,而這個漸進的過程,甚至會一直持續安史之亂;原因很簡單,太平時期的土地兼併愈演愈烈。

作為沿襲自北朝、隋代的府兵制度;從一開始的設計之初,就是為了維持一支半脫產的預備役兵員。因此,以國家授田的自耕農/小地主,為基礎的府兵之家,平時無需承擔賦稅徭役,唯操習武藝。

然後,每年抽出兩三個月時間,輪流到指定的地點去服役和執勤;名為上番。待到國家有事,則可以迅速就地徵發其一支,自備弓馬刀兵的軍隊以備不需;而國家只要承當他們在戰時的衣糧鹽菜。

因此在初唐一系列開疆拓土、徵平四方的戰役中,這些府兵作為中軍十六衛轄下的後備兵役來源,曾經發揮出極其重要的作用和。但任何一個東西在設計之初都很理想,卻需經過現實歲月的考驗。

府兵制也沒法例外,隨著國家進入太平歲月,各種權門宦家、豪姓大族的,土地兼併自然應運而生;因此失去土地的不僅是,當初按照班田法授予口分田的自耕農;還有作為國家軍役基石的府兵。

因為這套制度設計之初,就沒有考慮到後續的冗餘和上限。府兵在外服役時,不但家庭缺少了一個主要勞動力;還很容易因為疾病、意外,乃至範圍性的災害,難以維持生計,而抵押和變賣田地。

但田地雖被賣了救急,然軍役帳上的上番名冊依舊在;還是需要自備武裝出丁服役。於是這麼一來二去幾次之後,還算殷實小康的府兵之家,也會因此陷入困頓和赤貧,乃至無力承當軍役而逃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