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警視廳笫四搜查班警部 作品

第030章 崔公可是冀州名士

    新官上任前,皆須先去西園講定錢數。

    屆時交請,或有無法交齊而自殺者。

    新官到任,必競為搜刮百姓,聚斂財富以為補償,百姓因此而怨聲四起。

    其實周文文看到這裡,他立刻就聯想到明末崇禎即位後所發生的一系列糟糕事,人交錢當官,而新官到任,必搜刮百姓,導致百姓無法應對旱災,無法交稅不得不起義。

    同時崇禎元年,崇禎還來了一波騷操作,派太監立鈔關,導致民間多處農民起義,如果不是當時許多“大神”還在,恐怕崇禎就亡了。

    而有趣的是,靈帝和崇禎都很依靠宦官(太監),唐末和清末也都是宦官作亂進一步引發“災難”。

    但如果問周文文,在這段文言文裡面,對他最有用的是什麼,周文文會覺得是“樂安太守陸康。”

    “難道說會是陸氏?”

    周文文靈機一動,他想到了那個被孫氏三代折磨至死的陸遜陸氏大家族,而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周文文還從《後漢書》,找到了關於陸康、陸氏的記載。

    祖父陸續,事蹟載於《後漢書·獨行列傳》,父親陸褒,“有志操”,朝廷多次徵召為官都不就。

    兄陸紆,陸遜祖父,東漢城門校尉,敏淑有思學,長子陸儁,陸康死後朝廷追念功績加封為郎中。

    幼子陸績,有“懷橘陸郎”之典,後東吳官至鬱林太守。

    孫子陸宏,陸績長子,官至會稽南部都尉,陸績次子陸睿,官至長水校尉,陸績之女陸鬱生,生於鬱林郡,所以取名鬱生。

    陸儁之子陸尚,因陸康平定廬江之功被封為郎中。

    從孫陸遜,東吳丞相。

    自幼喪親而跟隨陸康居住,年長從叔陸績,在廬江讀書。

    孫策攻廬江,陸康將兒子陸績和從孫陸遜送回老家吳郡避戰,躲過了一劫。

    陸康年輕時就有義烈之名,最早先受揚州刺史臧旻推舉為茂才,然後出任高成縣令(在今河北省鹽山縣一帶)。

    由於高成縣地處偏遠,當地治安很亂,每戶人家都備有弓弩,而每次縣令一到,首先就徵發民力修建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