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歡吃脆桃子 作品

第一百四十六章:《舌尖》收官:我們的田野!

    在王霖感嘆的時候,朱有長的紀錄片《建築》也正式在企鵝影視上線了。

    作為華國有數的紀錄片名導,朱有長的人氣和作品都是有目共睹的。

    上一部作品《田野》幫他積攢了很多的粉絲。

    其中就包括社畜張銘。

    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面待久了,對綠色植被,清新的曠野就格外的喜歡。

    朱有長的《田野》就十分符合他的審美。

    讓他這樣一個不怎麼愛看紀錄片的人都能夠看的進去並且為之熱愛。

    所以在得知朱有長又有了新作品之後,他早就期待著首播的這一天。

    讀大學的時候,遇見一些事情還可能跑到網上懟幾句。

    但年紀上來了,根本不會在乎網上的那些風言風語。

    對他來說只要有東西看就行了。

    隔空在網上罵來罵去有什麼意思。

    有本事線下碰一碰。

    坐在沙發上。

    一邊刷著手機一邊把企鵝影視給打開。

    終於隨著主題曲的響起,朱有長的《建築》正式開播了。

    張銘放下手機開始觀看起來。

    時間一分一秒的過去,張銘也逐漸從之前的那種強烈的期待感中回過神來。

    隨著主題曲播放完畢,張銘長吐了一口氣。

    不得不說,朱有長依舊是那個紀錄片名導啊。

    《建築》和《田野》一樣,都是他喜歡看的風格,打開朋友圈。

    張銘想要在朋友圈安利一波《建築》這部紀錄片。

    但是剛一打開,張銘就愣住了。

    同學王哥:《舌尖》封神!

    同事劉姐:我的媽呀!《舌尖》收官太好看了吧!

    張老師:《舌尖》讓我學生寫作文的題目有了。

    前女友:找男人什麼的,還不如看《舌尖》呢。

    ......

    這是....

    張銘有些懵。

    怎麼都在安利《舌尖》?

    沒有人看過《建築》嗎?我覺得拍的很好啊。

    往下滑了很久,終於看到了一條跟《建築》相關的朋友圈。

    ktv胡小姐:跟《舌尖》相比,《建築》很好看,下次別拍了。

    張銘:......

    張銘心中越發覺得奇怪,抱著這種好奇的心態。

    他點開了b裡b裡,在首頁找到了《舌尖上的華國》第7集。

    點擊播放!

    隨著主題曲結束,《舌尖上的華國》最後一集正式開始。

    “華國人說,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這不僅是一種因地制宜的變通,更是順應自然的華國式變換之道,他們精心的使用著腳下的每一寸土地.....”

    “獲取食物的非凡智慧無處不在,從肥沃的沖積平原,到富饒的江河湖泊,從嚴寒荒蕪的高原,到高樓林立的都市....”

    “哪裡有綠色的生機,哪裡就有天與人的和諧.....”

    在晨光中散發著熠熠生機的禾苗,到海邊拾螺的漁民,平原的開闊,到高山的險峻。

    短短几十秒的片頭似乎是要把華國的一切地理風貌展示出來。

    越看越讓張銘有種身為華國人的自豪感。

    最後在一片隨風要動的麥田中,本集的標題隨之出現。

    【我們的田野】

    張銘一愣。

    是和《田野》同類型嗎?

    鏡頭伴隨著木樓梯吱呀的聲音開始了,這是重物踩在上面才會發出的聲音。

    畫面中兩位身著少數民族服飾的中年婦女,一人揹著一個揹簍走上了吊腳樓。

    在揹簍後面裝滿了一簍子綠色的樹葉。

    張銘一愣。

    樹葉?這是什麼樹葉?

    按照他的固有印象,這揹簍裡面要麼裝著大米或者臘肉,怎麼也想不到會裝著樹葉。

    “潘巖少和黃安榮是生活在貴洲省的壯族,他們居住的下堯村,距離省會貴揚有300多公里的山路.....”

    “剛剛摘菜的枝條散發著新鮮的氣息,看上去十分普通的葉片,會在即將到來的節日裡,發揮神奇的作用....”

    畫面中的兩名婦女一邊聊天一邊把綠色的樹葉從樹枝上拔下來。

    從熟練的動作來看,這是十分日常的事情。

    “這裡的人自古以糯米為主食,在高山梯田裡種植者近百種原始的糯稻,散落的村寨像一個個孤島,深藏在大山深處....”

    “潘巖少他們摘菜的是一種楓樹的葉子,自然的饋贈包涵豐富的可能性,當地人總是能夠善加利用.....”

    伴隨著旁邊,兩名婦女將楓樹葉子放入一個類似於打餈粑的石碗裡面開始捶打,綠色的汁水也隨著樹葉脈絡的破壞滲透了出來。

    看到這裡張銘有些好奇了。

    她們是要用這種樹葉做什麼東西嗎?

    食物?還是烙什麼餅?

    “十月,是糯稻成熟的季節,下堯村正在精心迎接一個專門為稻穀設置的節日,新米節....”

    “口感上,水稻常被區分為糯與非糯兩類,粘性特別強的統稱為糯稻,含量豐富的支鏈澱粉使它蒸煮後極具粘性和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