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夜聽雨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二章 機會

    當然也可以換一種說法更加的容易理解,那就是喪屍橫行,先殺聖母,只有這聖母擁有碾壓式的力量,否則就必然會被淘汰掉。

    當然這也不能怪儒學,因為當國家強盛的大統一王朝時,儒學就是華夏明的璀璨明珠,是教化外族的明燈塔,但只要陷入到國與國間的爭端,那儒學的弱勢就會體現出來。

    如果整個地球只有華夏一個民族,那儒學千秋萬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誰讓整個世界不僅是華夏孤立存在呢,所以縱然儒學在唐朝還算是先進,但李泰也已經在想辦法去限制這學說的發展。

    而李泰找到的道路是所謂的證道?那自然不是。

    而是跟李世民一樣,都堅持分封的立場,自己不需要特意打壓儒學,釜底抽薪就夠了。

    只要分封能順利執行下去,在不斷競爭下,以儒學為主國家,自然就會被淘汰掉。

    當然,因為都是華夏民族的競爭,到最後需要一個合理的遮羞布時,儒學又會被重新拿回來,孔子的牌子也會被立起來。

    不過還是那句話,儒學是盛世的燈塔,到了亂世就會暗澹。

    但分封對李泰現在提倡的證道學說而言卻是最大促進。

    因為亂戰的環境,人們會追求效率,而這自然會增加對這些提升生產效率學說的支持。

    戰國時代的法家,為什麼會成為統一天下的學說,因為這個學說是最追求效率與務實的。

    但大統一之後,整個明都不再直接追求效率了,而是需要儒家統一思想,穩定社會。

    而經歷了春秋戰國,傳承了秦漢南北朝,儒家不說未來會發展成什麼樣,但他們至少知道什麼樣的生存環境是自己是最不適合的。

    所以他們不喜歡李泰所提出來分封,哪怕是分封國外,儒家也不願意。

    因為只要有分封就會有競爭,有競爭儒家的弱勢遲早會顯露。

    而儒家學說只想在華夏這大統一的明中,繼續安穩度日,一直到同華夏一起毀滅。

    李百藥看著李承乾道,“如今不論太子是否願意,那麼太子都將與燕王同臺競技,太子可有萬全把握!?”

    李承乾看著李百藥,卻苦笑著道,“若是有萬全把握,我何以在此生悶氣。”

    李百藥道,“燕王擅長經營之術,既然他選擇了開發吐谷渾,那吐谷渾便會有極大可能開發出來,我們想要不落下風,唯一的辦法便是及早抽身!”

    “李師的意思是,讓我放棄草種計劃?”李承乾聽到了李百藥的話,不由愕然。

    但李百藥在這時候搖搖頭道,“我的意思是,要以最快的速度完成隴右的草種計劃!”

    “最快速度的完成這個計劃?”李承乾倒是有幾分的恍然。

    李百藥道,“我們不應給燕王同臺競技的機會,哪怕再差,至少在燕王取得成果前,我們必須要先一步的取得成果,從草種計劃中脫身。

    在經營方面與燕王比較,本來就是太子您的弱勢,而用自己弱勢去對抗燕王強勢,這是不明智的!”

    李承乾聽到了李百藥的分析,此刻的局面卻是馬上清晰了起來。

    不論怎麼說,現在的燕王還在吐谷渾前線打仗,根本就沒有進行耕種的機會,但自己卻已經開始著手去做這件事情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自己所要做得就是儘快收手,把這件事完成。

    正如同李百藥所說,不要給李泰同臺競爭的機會,更不要在李泰強勢的地方死磕。

    “寡人明白了!”李承乾重新恢復了從容不迫,冷靜對李百藥道,“我這就告知許敬崇,讓他加快速度,不惜代價把這草種計劃給完成。”

    李百藥見到李承乾明白了自己的意思,倒也不在多說,只是對著李承乾微微行禮。

    而李承乾更笑著對李百藥進行回禮。

    李承乾覺得李泰又獲得了戰功的事也未必全部都是壞事,正因為李泰的起勢,讓原本希望李泰被壓制下去的勢力感覺到幾分緊迫,所以果斷在自己的身上押注了。

    一時間禍福相依,人生際遇的確是奇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