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叮小石頭 作品

第五百四十二章 大朝會

    陳淵在巡天司內引起的震動實屬正常,畢竟,涼蠻大戰的餘波還沒有完全散去,陳淵這個力挽狂瀾的人物名望還在上升。

    與此同時,很多人都已經完全能夠篤定,朝廷已經在籌謀為陳淵封侯一事,這可不得了,大晉的侯爵不少,但大都是承襲而已。

    單憑著自己就能封侯的人,其實寥寥無幾。

    而能在陳淵這個年紀的人,更是沒有一人。

    現在許多人猜測的關鍵點,便是陳淵會食邑多少戶,皇帝會封關內侯還是徹侯。

    關內侯無封地,無實權,只是虛職而已。

    如今巡天司的四大神使便是這個級別,以彰顯他們多年為國之功,而徹侯卻是王爵之下的頂層,是大都督顧天穹以及大元帥厲狂休的級別。

    有封地,均在天下各州之內。

    雖然疆域很小,但那裡已經封給了他們,稅收一應由他們掌管,當然,國中之國自是不可能,當地官員與平常無異。

    而這,無疑是一個殊榮。

    很多人猜測陳淵給個關內侯便差不多了,畢竟年紀太輕,但也有人持有不同意見,覺得以陳淵立下的不世之功。

    即便是徹侯也不為過。

    甚至還因此爭論了起來。

    有人在前帶路,陳淵一路平靜,期間有人察覺到他,上至天丹宗師,下至普通巡衛,紛紛以下官之禮相待。

    眼中閃爍的是敬畏和嚮往。

    大丈夫,當如是也!

    而陳淵也沒有無視他們,有的會點點頭,有的則是回應一兩聲,可即便是如此,那些得到回應的巡天司官員還是有一種莫名的激動。

    換一個詞來說的話,陳淵現在基本上已經成了巡天司年輕官員的‘偶像’,乃至是江湖武者都對其萬分敬仰。

    極少有人再提‘朝廷鷹犬’這四個帶有侮辱性的詞語。

    他們稱呼陳淵,要麼就是陳青使,要麼就是青州陳大人,連直呼其名的人都沒有多少,那一戰奠定的威望和地位可見一斑。

    巡天殿外。

    陳淵駐足腳步,有人進去通稟,一同出來的有兩人,一個是之前的巡使,另一個則是天字神使蕭景。

    有望巡天司大都督之位的神使蕭景。

    “陳大人,大都督正在殿內召您過去。”

    那名巡使抬頭看了一眼蕭景,連忙說道。

    陳淵微微頷首,接著看向蕭景,抱拳道:

    “蕭大人。”

    蕭景出人預料的露出了一抹笑容,也隨之拱手道:

    “陳大人。”

    “下官不敢。”

    陳淵連忙推辭,景泰的封賞還沒有下來,他仍然是正四品的巡天金使,而蕭景則是正三品的神使,地位懸殊很大。

    雙方也無恩怨,陳淵自然不會直接應承。

    蕭景笑了笑,深深的看了一眼陳淵:

    “陳金使不必拘禮,這都是早晚的事情,大都督正在大殿等候,還是儘早進去吧。”

    說罷之後,錯身離開。

    而陳淵則是眉頭一皺,回頭看了一眼蕭景,不知道是不是他的錯覺,他總感覺蕭景看他的目光有些不一樣了。

    這跟他的地位上升不同,似乎是其他原因。

    但他除了朝廷身份外,還有什麼值得對方看重?

    很怪異。

    陳淵將蕭景的目光記在心中,現在也來不及去多想什麼,迅速走進了巡天殿。

    感知著陳淵的目光收回之後,蕭景卻是下意識的又看了陳淵一眼,彷彿他的身上有什麼特別之處。

    輕笑了一聲,漸漸遠去。

    巡天殿內。

    與陳淵上一次離開京城前差不多,大都督顧天穹仍然是高居上首,身上籠罩著一股強大的威勢,目光灼灼的打量著陳淵。

    抬頭看了他一眼,陳淵凝神靜氣,躬身抱拳道:

    “下官陳淵,見過大都督!”

    “陳淵.”顧天穹手指輕輕敲擊著桌面,輕笑一聲:

    “這一次在涼州,你可是做了一件大事,力挽狂瀾,劍斬蠻神,使得涼州千萬百姓免於受苦,本都督之前還真是小瞧你了。”

    他誇讚著陳淵,但這些話聽起來卻很不對勁,陳淵也只能當做不知,繼續道:

    “北蠻南下中原,下官身為巡天司官員,自當以身作則,但要說力挽狂瀾就有失偏頗了,真正讓涼州千萬百姓免於受苦的是北涼王魏燼鋒,是三十萬北涼鐵騎,是涼州上下一心的江湖同道。

    下官只不過是出了一點點力而已。”

    “怎麼,本都督讚揚你還不接受?”

    “是下官不敢當,有愧而已。”

    顧天穹眯了眯眼睛,輕笑一聲:

    “看來這一次在涼州,還真是磨礪了不少,不僅敢在本都督面前勇於說出這番話,還違抗聖旨不尊。”

    “陳淵,你可知當初陛下將你調回去,是怕你殞落邊境,是對你的拳拳期望,是將你作為未來的真正重臣在培養。”

    他的聲音語調稍稍拔高。

    陳淵心中早有腹稿,繼續道:

    “正是因此,下官才不得不違抗聖旨,下官是陛下親自所封,是大都督親自指派前往涼州接任金使,代表的是陛下,是朝廷,更是大都督!”

    “試問,那種關鍵時刻,下官若是一聲不吭的調回京城,讓北涼王如何想?讓三十萬北涼軍如何想?讓涼州千萬黎民百姓如何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