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碗酸梅湯 作品

第474章 量子計算機lv1-3

    好在承擔得起,全部拿下。

    自從發明了“自動刷分”,十幾臺機械日夜不停,到現在已經刷出了不知幾萬億積分。

    這種不用精打細算的感覺,真的相當不錯。

    原料備齊。

    江寒開始嘗試,在虛擬空間裡搭建自己的量子原型機。

    量子管雖然管夠,但起步的時候,當然還是先弄個簡單一點的。

    江寒按照記憶,耗費足足上百個光量子管,搭建出一個只有8個量子位的“迷你”量子原型機。

    別看它只有8個量子位能用,但足足配置了十幾倍於這個數量的迥餘量子門,用於產生糾錯碼。

    這是為了提高可靠性,解決“退相干”。

    這麼簡單的原型機,能做的事情自然十分有限。

    只能跑個極限簡化版shor算法,對不超過4個二進制位表示的數,進行因數分解。

    比如:把21分解成3x7。

    所以驗算起來也很簡單,口算就行,完全不用出動“晨曦iii”和大規模計算陣列。

    江寒連續工作了上千小時,這才搞定了這臺簡化版“九章”。

    這還是他之前有過幾個月的“實習”經驗,否則說不定得多長時間,才能弄出來。

    硬件搭建完畢,江寒進行了簡單的測試。

    隨便選取了幾個數,進行因數分解,結果完全正確。

    江寒有點意外。

    雖然自己從原理到結構都很熟悉,可也不該這麼順利吧?

    寫個程序還時不時需要debug呢,做量子計算機這麼簡單?

    此後幾天,江寒每晚都泡在虛擬空間裡。

    所打造的原型機,也從8位輕鬆升級到了16位,可以運行grover量子搜索算法。

    同樣的道理,能運行其他量子算法的原型機,打造起來也不會比這個難多少。

    只要根據算法需求,改動原型機的結構,用“光量子管”組合出正確的算法就行。

    當然,所有算法必須簡化到16位之下才行。

    對自己取得的階段性勝利,江寒十分欣喜。

    然而,正當他打算再次“升級”原型機,達到24或以上量子位時,卻遇到了意料之外的困難。

    先前的經驗不再管用,無論怎麼嘗試,都無法讓原型機跑出正確的結果。

    “所以……問題就在於複雜性嗎?”

    量子計算機每增加1個量子位,整體結構的複雜度往往增加十幾倍,甚至幾十倍、上百倍!

    這是量子計算的原理決定的,不管什麼技術路線,都逃不過“複雜性”這個怪獸的磨礪,或者說蹂躪……

    江寒耐著性子,一次次從失敗中汲取教訓,反覆思考其中的原理,慢慢積累著經驗。

    一個多月後的一天,當江寒整整失敗了100次之後,轉機來了。

    第101次,24位原型機再次試運行,終於得到了正確的運行結果。

    江寒十分感慨。

    真不容易啊!

    怪不得範一要花10多年時間,才能弄出只包含了76個有效量子位的“九章”。

    量子計算機是真的不好搞。

    原型機工作時,仍需要普通的計算機進行控制,輸入、輸出數據。

    江寒在一臺虛擬的高性能經典計算機上,一陣操作,很快編寫了一個程序,來自動“出題”和“驗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