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116章 不世出之明君

    “而現在,大王已經明令,國府在和平時期所徵收的賦稅,只有商稅、口賦、戶口稅與田租稅四種,餘者皆無!”

    “若有人膽敢草擬其它雜稅,二三子皆可層層上告,甚至是告到大王跟前都無不可!”

    一聽這話,一眾農夫不由得交頭接耳,竊竊私語起來。

    十五稅一與三十稅一的概念,他們已經基本上搞清楚!

    不論是拿魚打比方,還是拿一年田地裡的收成打比方,都是一樣的。

    按照士子的說法,過去吳國的賦稅沉重,十條魚就抽走一條魚,甚至可能更多!

    而現在,經過慶忌所改革的賦稅制度,十五條魚或三十條魚這才抽走一條,還廢除了過去的各種苛捐雜稅,這顯然是大大有利於吳國百姓的。

    這怎能不讓他們拍手稱快?

    一名兩鬢斑白的老漢抹著眼淚,感慨萬千的道:“大王真乃是千古聖王,不世出的明君啊!我吳國能有這樣的王,何其幸運?”

    “不錯!過去,咱們吳國是強盛了,但只是兵戈強盛,我等吳人每年都要繳納沉重的賦稅,服繁雜的徭役,真是苦不堪言!”

    “可不是?某是孩子都不敢多生!”

    談起往事,在場的人忍不住一陣心酸,難以自已的苦笑起來。

    吳國的軍事實力格外強大,這得益於吳人的血氣方剛,足夠團結,上下一心!

    但,這並不代表吳國的黎庶過得幸福安康!

    因為每一場戰事,都將為他們的故鄉添上幾座新墳或者衣冠冢,然後田地荒廢過半,收成銳減。

    即便是本該風調雨順,五穀豐登的年月,農人都將因為一場突如其來的戰爭,而讓自己積蓄全無。

    僅剩的一點口糧,可能還不夠繳納國家的各種苛捐雜稅!

    所以,在一些時候,哪怕並非是災荒之年,吳國的百姓都是吃不飽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