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558章 飯稻羹魚

    牛羊肉以其稀缺和美味,成為頂尖貴族的專屬享受,豬肉憑藉肉食屬性,也佔據了底層貴族的餐桌。

    不過,真正吃豬肉的貴族,其實少之又少。

    正如蘇東坡有詩“黃州好豬肉,價賤如泥土。貴者不肯食,貧者不解煮”,道盡了豬肉的地位。

    原因何在?

    首先是畜牧數量的限制。豬的飼養不成規模,與黃土高原畜牧地帶的大規模養羊無法同日而語。

    而吳國有漁獵,國人大多吃的是海鮮魚肉。

    其次是養殖與閹割技術的落後。

    養豬是需要閹割的,稱之為“劁豬”,其原理是通過去勢改變豬的性格和肉質,便於飼養,增加養殖價值。

    未去勢的豬不光是長肉慢,而且肉質粗,肉味差,有股腥臭味,令人難以接受。

    在養殖與閹割技術不發達的時代,豬肉自然無法令貴族滿意。

    總的來說,現在的豬肉還是難登大雅之堂。

    “大王,這生蠔的味道不錯,大王可以品嚐一下。”

    坐在慶忌身邊的孫儷夫人夾起了一塊生蠔肉,放在了慶忌的碗裡,嫣然一笑道。

    生蠔,也就是牡蠣,其實慶忌是吃過的。

    在一些生活習慣上,吳人與越人基本上相近。

    如“喜食蛤貝”!

    越族中有許多支系都有喜食“蚌、蛇、魚、鱉、蛤“腥味之物等習俗。

    這些都是生活在沿海越人的餐中天然美食,把蟲蛇蚌蛤視為上餚。

    《史記·貨殖列傳》中對南方越人的飲食方式進行了精闢概括:楚越之地,地廣人稀,飯稻羹魚。

    東南之人食水產,魚、鱉、螺、蚌以為珍味,不覺其腥臊也。

    貝殼類動物和蛇一樣,在中原人心目中均為“不潔”的象徵。

    其實這是古代南北居住環境、食物供應鏈以及飲食文化的差異。

    一個族群的飲食習俗,是與他們的居住環境與食物鏈供應分不開的,這些貝殼之類動物,現代的名詞叫“海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