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927章 動輒百萬大軍

范蠡又繼續為一眾吳軍將領介紹道:“現在,我大吳在鄴城、漳水一線,聚集了三十萬步騎。”

“不算邑兵,中原的潁川、三川、河東、上黨,以及故趙之地,我大吳有戰兵十六萬人,大半屯於吳魏邊境,以及吳韓邊境,以備不測。”

這一次吳國動輒大戰,出動的兵力是前所未有的眾多。

邑兵的戰鬥力較差,而且屬於臨時徵召起來,有的是本地人,對吳國的歸屬感不高,所以不計其中。

吳國現在還能舉國之兵,百萬人馬進行作戰。

但是,何苦來哉?

這需要一定的時間。

而列國必然不會給吳國這種時間。

公子章站了出來,朝著帥位上的慶忌躬身行禮道:“父王,兒臣以為,為確保此戰勝利,我大吳應舉國之兵,傾盡所有,儘可能的徵召更多的兵員奔赴前線。”

“不妥。”

還不等慶忌說話,伍子胥便反駁道:“且不說時間上來不及。負責後勤補給的隊伍,勞役根本不夠,倉促集結人手,可能會鬧出亂子,適得其反。”

“再者說,若舉國之兵,我大吳目前並沒有那麼多的人力投入到糧道當中。運糧困難,會成為我吳軍的一大短處。”

伍子胥所言,不無道理。

打仗,尤其是這種規模的大戰,並不是說只要戰兵,輔兵以及民夫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

要是後方沒有足夠的民夫,保證糧道不絕,把糧秣輜重源源不斷的送到前線,戰事就無法進行下去,吳軍也會不戰自潰。

百萬大軍?

那會需要多少的民夫押運糧秣輜重?

至少要兩三個民夫,負責押送一名前線士卒的口糧,以及補充武器裝備。

這還是鄴城距離關中不遠,倘若是勞師遠征的話,吳軍後方就需要三名到五名民夫來押送糧秣輜重。

別的不說,現在前線的三十萬吳軍,背後負責押送糧秣輜重的民夫(基本上是崑崙奴),就超過了六十萬人!

這麼多的人力,每天人吃馬嚼,就是一個天文數字。

因為吳國的疆域十分廣袤,方圓縱橫上萬裡,從各個郡縣調運糧秣的話,天南海北,肯定需要很長時間,以及很多的人力轉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