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惘的小羊羔 作品

第940章 吳國五大顯學

 “文種有治世之才,精通法、儒、兵、名等各家之學,學術頗雜,且常年出任左丞相,兼魏相,有豐富的治國理政經驗,隨時都能上任。” 

 計然沉吟片刻後,開始跟慶忌、太子恆說出了自己舉薦文種、孔丘、鄧析三人的理由。 

 “孔丘有治國之才,名滿天下,門下弟子諸如顏回、曾點、卜商等人,都在吳國出任重要官職,有一定基礎。” 

 “而且,儒學通達,推崇禮治,有教化之功。” 

 “若讓孔丘執政,臣這二十餘年來,在吳國確立的各項政策,不會有太大的變動。” 

 “再說鄧析,鄧析此人兼具法、道,刑名之學,為人嚴苛,待人較為刻薄寡恩,只是他確有治世之才。” 

 “若由鄧析執政,他一定會推崇法治,以嚴刑峻法治民。如此治民,如此治國,可使我大吳儘快恢復國力,卻也有可能遺留下不少的弊端。” 

 頓了一下,計然意味深長的道:“大王若以鄧析出任太宰,執政大吳,必須要考慮,在大吳一統天下之後,罷黜鄧析之政,或可用其人而不用其政。” 

 慶忌不得不承認,計然的確是非常瞭解鄧析、孔丘以及文種的,畢竟是相處了二三十年的同僚。 

 人無完人,金無足赤。 

 鄧析、文種、孔丘三人,都有大才,只是性格(能力)缺陷也非常明顯。 

 為此,計然不得不給出一些中肯的建議。 

 這時,太子恆頗為疑惑的詢問道:“太宰,依我看御史大夫范蠡,也有治世之才。” 

 “他是你的弟子,精通道、兵、法、名各家之學,以他也才能,未嘗不可接替你的太宰之位,為何太宰不舉薦范蠡?難道是避嫌嗎?”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親。 

 這是吳國察舉制的一大原則。 

 計然是知道的。 

 面對太子恆的這一疑惑,計然只是微微一笑道:“太子,範少伯確有大才,是王左之才。” 

 “然,他跟老臣一樣澹泊名利,不在乎太宰之位,若居此高位,反而會讓范蠡不自在,限制了他的才幹。此其一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