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章水墨 作品

第三百三十五章 文明輝煌的土壤!

    破虜山。

    武院。

    自崇禎二年三月武院創立,距離至今,已經過去了近四年時間。

    這座武院的職能權限以及規模,與最初相此,亦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在最初,武院,亦只是作為京薊,  宣府,三地軍隊兵將的進修培養之地。

    而現如今,武院的職能,早已經蔓延至整個大明,也正是因為武院的存在,藉助武院的職能,  佈局了天下衛所,當初天下皆反的局勢,才未曾徹底失控。

    當然,  如今之武院,隨著李修對天下佈局的變化,準確的說,如今已然不僅僅是一個單純的軍事培訓機構。

    時至如今,武院儼然已經成了一個文武並重的存在,民科開設,培養武人牧民之能。

    武院學子,或為統兵之將,或為牧民之官,或領御史之權,巡查天下。

    縱使只是初現端倪,在大明統治機構之中,  武院也儼然已經成了一個舉足輕重的存在。

    權勢影響,亦是讓天下文人為之忌憚,已然成了李修掌控天下,  不可或缺的一個存在。

    如此,對武院,李修自然是極為上心,且不說那海量的財力物力的投入,只要坐鎮京城,那每月必定是有數天是會來此武院,或行講師之責,或巡視監督,從不曾懈怠絲毫。

    尤其是自開設民科起,難尋合適文人講學,在民科初設之時,李修更是親自上陣,在這武院親自講學月餘時間,挑選出堪用之材,才度過那一次近乎默契般的文官反噬。

    憶往昔,再觀如今之武院,李修亦是難免感慨良多。

    如走馬觀花一般,從校場,觀,將士操練,呼喊聲震天,

    數大校場之上,  呼喊聲震天,一個個軍陣橫列,有演步軍操練,也有演騎兵戰術,更有一排排各式火炮排列,揹負火銃的火炮兵進行火炮操練。

    在教舍之中,觀學子或高頌兵法經典及大明律法,或持筆學習算數,亦或有匠人實驗工匠技藝,觀測天文地理……

    一切的一切,已然近乎超出了這個時代的限制,諸多在外界看似離經叛道的東西,在這武院裡,在制度與軍法以及李修威望的三重貫徹之下,已然成為習以為常的東西。

    任何一個制度,皆會經歷,從草創,到成熟的這個階段。

    武院,自然亦是如此。

    職能權限及規模的擴大,是一說,內部機構制度的完善,亦是一說。

    如兵事之上,亦是細分了步,騎,炮,工,水五科。

    顧名思義,對應的,自然就是步兵,騎兵,炮兵,工匠,水軍。

    步科,騎科,炮科,工匠,自然就是在這破虜山武院操練培養,而水軍,則是由武院在登萊開設的水軍分院,專司培養水軍兵將。

    這些制度的細分,無疑是出自李修的規劃,其中,自然也添加了不少源自後世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