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章水墨 作品

第三百七十九章 武淵閣

    乾清宮。

    李修立於桌案之前,目光已經定格在桌上的一副草圖上許久。

    草圖之上,幾行小字,亦是清晰可見。

    兵部,五軍都督府,以及武淵閣。

    兵部與五軍都督府,自然是已經固定的機構。

    兵部掌調兵權,掌後勤糧草軍械,掌武將升遷選授……

    五軍都督府掌統兵權,負責軍隊操練,衛所軍戶管理,得到調兵之令後,統兵作戰。

    兩者職能都很是清晰,且是一個相互鉗制,相輔相成的存在。

    雖說在明末,兩者的權利已經完全失衡,五軍都督府,幾乎完全淪為兵部下屬部門,淪為了文臣圈養武將的“豬圈!”

    但一開始,兩者是完全制衡的,若非留學生朱叫門的那番神奇操作,縱使大明重文輕武,但也絕不至於淪落到了文貴武賤的地步。

    這種情況,直到李修掌京軍開始,才慢慢得到改變,直到現如今,反倒是兵部的權勢被侵佔了。

    調兵權沒了,後勤權也沒了,人事權,也沒了,皆被牢牢的握在李修自己手中。

    而現如今,經歷了那麼多以武勳為首的戰爭,以及已經初步完成的軍改,乃至於最重要的改朝換代,至少在北方,文貴武賤的慣性思維,已經被扭轉了不少。

    大權獨攬己身,雖是好事,但顯然,對一個國家而言,這並非是長久之計。

    他李修,也不在是那個只需要顧著自己一畝三分地的秦公,而是統治天下的君王。

    一個完善的制度,才是長久的根本。

    以軍功崛起,以軍隊為倚仗,對軍隊這個暴力機器,李修自然是瞭解得無比之透徹。

    也正是因為這份透徹,李修才看得更長遠,也才有了兵部,五軍都督府這兩者之外,武淵閣這第三者的出現。

    五軍都督府與兵部,一個掌統兵權,一個掌調兵權,兩者,只要並行,那無疑就是保證了文武的制衡,保證了軍隊的穩定。

    如此,制衡已有,穩定也有,李修考慮的,儼然就是軍隊的專業性,與戰鬥力的維持了。

    五軍都督府統兵,雖未有調兵權,但,任何一支部隊,無疑都是處在個人意志的統領之下,一部主將,便是那一部將士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