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 作品

第二十二章 振臂行(5)

    從舉義第五日開始,張行和李樞便徹底分開了。

    後者帶著相當於預備隊的雄伯南以及一千留守士卒前往濟水,嘗試組織軍事力量攻下濟陰郡南半部,而前者則開始在東郡一帶進行巡視,參與放糧和頭領、降官的任職安排,同時還要組織和擴充部隊……放糧屬於黜龍幫的根本政治承諾,是拉攏民心的核心表達方式,任職安排屬於組織建設,軍事建設更不用說,當然不能說不是大事。

    事實上,這些工作也不是那麼簡單的。

    比如說,張行剛走,不過剛剛過了衛南,還沒到白馬,牛達便當頭捱了一棍子,因為留在濮陽的魏首席公開要求牛達帶頭,將本縣大戶們集中起來,將平日放債的債條拿出來,當眾燒乾淨!

    用魏首席的話說,放糧不燒債,豈不是脫褲子不放屁?

    牛達的反應很有意思,也不知道是誰在慫恿,他當場表態,作為黜龍幫在本地的舵主兼本地最大豪強,他願意帶頭燒債……而且他也自陳懂得這裡面的道理,無外乎是收買人心嘛……但他希望當著張龍頭的面燒債,而不是因為魏首席幾句話便來燒。

    魏玄定氣了個半死,卻發現自己居然無可奈何,然後意外的收斂了許多。

    就這樣,也不知道是本來的計劃,還是魏首席的臨時起意所致,在東郡七縣放完糧食後,黜龍幫復又開始在東郡境內進行大規模燒債行動。

    而這個舉動,直接引發了外溢效應。

    具體來說,是周邊城鎮在黜龍幫大部分軍事力量南下的情況下依然出現了自發的暴動,但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暴動並不是都帶來了好結果:

    比如,位於東郡與濟陰中間被夾心的韋城迅速投降,這屬於理所當然;

    與濮陽隔河而立的汲郡澶淵直接城防告破,落入本地幫派、豪強之手,隨即,沒有黜龍幫力量佈置的這座城立即主動派人渡河來接洽,尋求投靠,這就是屬於意外了……可也不好不去接,唯獨隨之而來的軍事風險,也讓人感到麻爪就是了;

    與此同時,隸屬於東郡卻緊挨著梁郡的封丘,反而暴動失敗,封丘令林諄在這場暴動後停止了觀望,封閉城門,向坐鎮滎陽的相公張世昭請求援兵。

    消息傳到,張行立即以徐大郎出兵封丘,以牛達出兵接管澶淵。

    然後自家繼續燒債。

    十月初三這一日,不知道是不是巧合,李樞帶著王五郎、單大郎與尚懷志在南線,徐大郎在西線,牛達在北線,幾乎是同時與官軍爆發了正面的衝突。

    而與此同時,對此毫不知情的張行則領著北地面癱老鄉賈越與兩百甲士,抵達了離狐。

    離狐這裡,是黜龍幫老早有佈置的地方……這裡位於單通海、王叔勇與徐世英三人勢力範圍的包圍之內,本地的幫派、豪強、官吏多與黜龍幫交通,非只如此,離狐縣長柴孝和出身關西,與李樞的私人心腹班底、參加過楊慎謀逆事的杜才幹是早年的至交,所以在杜才幹回到李樞身邊後,柴縣長也立即就被拉攏了過去……正是因為如此,舉義時黜龍幫根本沒有分出什麼額外力量,只派出了杜才幹與柴孝和聯手,便輕易取下了此城。

    “見過張龍頭。”

    “張龍頭連日奔波辛苦,先請入內歇息。”

    “兩位辛苦,諸位也都辛苦。”

    可能是一個經歷了一次長期逃亡,另一個地位較低(區區縣長,甚至不是縣令),也可能是單純的意識到關西人在這裡最好不要亂出頭,杜才幹與柴孝和倒是意外沒有名門大族的傲慢,反而姿態拿捏得當,做到了不卑不亢。

    而張行之前查驗放糧倉儲,已經往此地來了一次,倒也算是輕車熟路。

    一方帶著兩百甲士,一邊帶著一群本地義軍,雙方在城門外寒暄完畢,便徑直入內。

    入城後也沒有什麼不顧一切就接手工作的革命熱情,而是老老實實與隨行甲士還有城防軍一起吃了一頓工作餐……有過一次經歷,本地人似乎也知道這位的脾氣了,沒有整出么蛾子出來……主菜也很合適,是醃藠頭炒臘肉,配的是秋後新面扯的大碗麵條。

    藠頭是一種類似於蒜頭的玩意,但更方便醃菜,上得了檯面接的了地氣,還有葷腥,誰吃都不尷尬。

    吃完了飯,張行讓賈越帶領甲士在縣衙周圍佈置妥當,然後自己堂而皇之下了黃驃馬、拎著無鞘劍,上了縣衙大堂,坐上了人家柴縣長的位置,這才開始了正式的工作。

    “上次的賬目虧空有說法了嗎?”

    “有的,應該是之前三徵東夷時,聖人……那位陛下從北面經過時,莫名派遣了一支靖安臺的人南下,非說是此地一個大戶人家偷了御馬,很是鬧了一場,那家人也家破人亡的,而那家人素來是本地兩個鄉協助徵糧的關鍵,偏偏下官又是新上任的,秋收前就想著要聚義了,沒有太多心思在上面,所以賬面上才出了大岔子……屬下委實慚愧。”

    “我曉得了……薛太保嘛,顧頭不顧腚,手段也糙。”

    “……”

    “還有那件事情,你們兩個想的如何?”

    “張公,我們想了一下……離狐周邊都是咱們舉義成功的地方,又是個小縣,接下來招兵,無外乎是出千五百人的兵額,五百用來守城、治安,一千人做軍,必要時交與幫中大頭領統一使用調度便是,也無須有什麼領兵之能……如此,既沒有再專任一位領兵頭領的必要,也沒有分列開來的必要……我二人在離狐,委實沒必要分開外調。”

    “你們可想清楚了?以你二人的在幫內的名分和此番舉義的功勳,只要前方局面打開,都是可以各居一縣,做個穩妥舵主,主導一方的,留在這裡,總有一人要為副。”

    “我們想清楚了,屬下願意為副。”

    “那就好,那就好,杜為正、柴為副,事情你們商量著來,名義上別出錯就行……其實,將來的事情還得你們這種經驗豐富,又有資歷的官員來做……一潮起,要攻城略地,是武人當道,一潮再起,說不定就要看你們的手段了。”

    “張公……說的是。”

    “多謝張公寬宏。”

    一番交談,幾乎是片刻便將上次來的兩件事首尾處置了,所謂看起來很嚴肅的組織問題,張行也沒有深究,而是主動認可了這兩人自我安排。

    想想也是,一群幫會盜匪,便是有幾個文化人,難道真能脫了草臺班子範疇?真正有水平的人,誰拿幫會體制架到地方官上?而且誰家的最高領導層虛弱到沒法罷免下面的頭領?

    其實,他張三郎此時一意乾的,也不過是照貓畫虎,努力弄點組織架構,希望在將來的風浪中起點作用,是好是壞,合不合時代,一概不知。

    但無所謂,出了問題再改嘛,而且有總比無強,管你三七二十八,先把攤子鋪起來。

    類似的,還有放糧、燒債,以及隨後準備進行的清查田畝這些事情……張行的心思也非常簡單,做了比沒做好,對的總比錯的強,能收一分人心是一分人心。

    總不能燒債還能把民心燒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