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 作品

第兩百零一章四野行(5)

「師父,明日天明後,萬一部隊只剩兩三幹怎麼辦?」蘇靖方明顯慌了,他到底還是個年輕人。

「無妨。」李定倒是一如既往的在軍事行動中有自己的那份餘裕。「你去領路,前面路口向東,穿過田地,在天黑前全軍渡過洨水,明日一早只從洨水對岸北進

蘇靖方微微一愣,旋即醒悟,立即在馬上拱手而去。

而待天黑前勉強都督部隊過了河,蘇靖方方才醒悟,此舉固然可以有效阻止武安軍士們的主動乘夜逃散,但也是有巨大風險的—萬一部隊行進途中訊息被探知,很可能被幽州軍與趙郡郡卒兩面夾擊!

當然,跟迫在眉睫的夜間部隊離散相比,這個風險確實顯得微不足道。

天色已黑,渡河之後,武安卒被下令沿著洨水河堤就地休整,卻不許點火,只是和衣而睡,然後飲水、吃乾糧。

黑夜中,部隊怨氣漸起,但這個時候,李定之前兩年對部隊的賞罰、操練,包括之前的一整隊人的抽殺,也明顯起了作用。

唯獨是怨氣和畏縮戰勝紀律與信任,還是紀律與信任戰勝怨氣與畏縮,誰也不知道,只能安靜的等候。

張十娘在側,李定枯坐一夜,聽了半宿的低聲抱怨......有一說一,這個晚上,即便是李定,對自己的部隊都開始稍有動搖起來,但他此時已經無路可退

,這是他的部隊,他的家底子,他在為自己那份藏匿了幾十年的野心做最努力的爭取。

他不可能像五六年前那樣,跟著張十娘一起,就兩個人,手牽著手逃出楊慎的大營。

所以,雨管心中在想什麼,最起碼錶面上李定都表現的非常鎮定,鎮定到張十娘看著他都雙目生光的地步。

四更時分,天開始微微亮了起來,李四郎下令部隊起身,兩刻鐘吃飯飲水,然後全軍繼續北上,務必在中午之前,抵達二十五里之外的平棘。

部隊即將出發前,蘇靖方騎馬過來,告知了自家恩師:「師父,尚有五千兵!」

李定心中大定,他知道,此戰自己已經三分在手。

但很快,又出現了一個小的波折—些許士卒昨晚上忍不住違背軍令下河取水,飲用了河水,這導致了其中一些人發生腹瀉。而這也不由得讓李定以下的武安將領們擔憂這個現象會不會擴大,因為他們實在是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下了河。

當然,最終事實證明,這只是虛驚一場,部隊啟程後,只留下極少數人守在河畔。絕大部分人在上午時分隨主將李定一起完成了奔襲,抵達到了平棘城下.

跟龍岡類似,位於郡治城南三里的舊城平棘,其實淪為了新城外的副城,實際上承擔起了軍事堡壘的作用。而無論是襄國郡的陳太守,還是趙郡的張太守,都在察覺到軍事危機後選擇召集郡卒,並藏身其中

至於李定的武安卒,是在距離平棘城還有五里地的時候被發覺的,然後被迅速傳達到了就在平棘城內的郡守張敦禮處。

用過早飯後,正在平棘城內查看部隊軍備的張敦禮只是愣了片刻,便立即從行軍方向斷定,這是幽州軍在鬧事,他們可能覺得此番支援耽誤了秋收,想要補償,所以形成了鼓譟和騷亂。

這是再尋常不過的事情,尤其是均田制下的府軍制,時間長了,裡面都是成股成隊的鄉黨,很容易連軍官一起被裹扶,而上級就算是因為修為而有局部武力優勢,也不好真的動武。

多頭多足的幽州軍這邊,此類事端最為常見多發。

一念至此,一身官服的張敦禮立即捻鬚蹙眉來言:「你去跟這些幽州兵說,想拿到賞賜必須要先回到痕陶。然後再替我去尋一下鄧龍鄧將軍,如果找到了,請他入城說話,如果他不好離開部隊,便替我問問他怎麼回事?怎麼突然弄出這種事情來?便是要賞賜,也該等到秋收後才對,現在府庫裡那麼幹淨,拿什麼給他?下面人不知道他不知道嗎?我何曾虧待過他?而如果找不到他,也要迅速回來彙報。」

就這樣,信使得了軍令,立即出發,主動迎上,然後一去不回。與此同時,那股「幽州軍」根本沒有停下,繼續北上不停。

大約還有三里的時候,有其他後續出動的哨騎回來,告知了這支兵馬的怪異—這支軍隊裡並沒有沿途鼓譟、劫掠,反而氣勢洶洶,直奔城下而來。非只如此,雖然總數對的上,騎兵也有,但跟幽州兵五千人裡足足三千的大隊騎兵相比,這支兵馬的騎兵比例少的過分了。

已經回到城內舊府衙大堂上開始披甲的張敦禮登時腦袋嗡了一下,但他馬上在堂上解釋:「這必然是幽州軍憐惜戰馬,再派人去,告訴對方,我願意出私人資財,稍作賞賜。」

也不知道是給誰解釋。

第二輪使者出動,同樣一去不復返。

而很快,城內的軍官便來彙報,告知了那支兵馬絲毫不停,且陣型嚴整,已經出現在城頭視野範圍了,委實不像是幽州軍來討要賞賜。

張敦禮沉默了下來,沒有再吭聲,他的甲冑也穿了一半停在那裡—全套明光鎧的上身已經穿好,但甲裙還沒有裝上,這讓坐在那裡的張府君顯得有些滑稽。

但也沒人逼問他,也沒有人催促他,因為跟他一樣,平棘城內的人也都茫然不知所措,誰也不知道是怎麼回事?實際上,已經有騷亂從城北往城內蔓延了.

不過很快,就又有人來彙報了,乃是第一波派出去的使者。

這似乎讓平棘城內的所有人都鬆了口氣,張敦禮張府君也是如此。

「府君!」

使者明明只是騎馬走了幾里地的往返而已,此時卻氣喘吁吁,癱倒在了堂前,唯獨說話還算利索。「武安郡李郡守讓我帶句話給府君,他抵達城下一刻鐘後便要攻城......此時出降,便有同僚之誼,府君儘管帶著家人資財歸鄉或者安居,此地郡卒也可保全,若是他攻城後再遇到府君,則雞犬不留,郡卒也要抽殺示威,請府君三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