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 作品

第二百八十九章 山海行(36)

 白橫秋目視對方良久,而張世昭只在黃驃馬上巍然不動,二人對視許久,終於,還是白橫秋勒馬轉身而去。

 隨即,太原軍終於轉向西面。

 一個時辰後,戰鬥爆,休整妥當的單通海部主動撒開陣勢,有心算無心,待孫順德部哨騎察覺,根本來不及後撤回觀城,雙方在曠野中直接爆戰鬥。

 而且雙方無論是兵力佔優的單通海還是部隊平均戰鬥力明顯略高於對方的孫順德都沒有撤軍的意思,因為雙方都在等援軍。

 援軍也果然很快到了,快的讓孫順德瞬間就反應過來,來者肯定不是要從澶淵更西北面過來包抄單通海的太原軍主力……果然,下午春日暖陽之下,塵土飛揚,紅底的“黜”字大旗當先出現,然後是密密麻麻遠超想象的黜龍軍。

 一開始,孫順德還以為是黜龍軍大兵團連夜趕來……這當然已經很絕望了,因為他肯定會在援軍抵達前崩潰……可為什麼會來這麼快?

 一夜奔襲一百五十里?!

 不過,轉機似乎來了,這支風塵僕僕的兵馬抵達後,卻在距離戰場兩三里的距離外停了下來,整理隊形……這似乎是個機會,或者說代表了一點機會。

 “張席,這局面咱們直接衝過去就行!我願意做先鋒!”尉遲七郎明顯戰意盎然。

 “一炷香時間作招降,不行你來做先鋒。”張行豎起一根手指,然後看向雄伯南。“天王,你去告訴孫順德,白橫秋不會來了,他今日無論何時逃我們都不追……戰事已經沒意義,儘量避免無謂之傷亡。”

 雄伯南點頭會意,標誌性的紫色雲霞騰起,立即吸引了整個戰場的注意。

 孫順德也是如此,他定定看著那朵紫色雲霞落到自己旗幟前方,根本沒有逃離,反而拱手相對:“雄天王。”

 雄伯南也不廢話,上來告知:“白橫秋不會來了,你今日無論何時逃竄,我們都不追擊……李定李府君舉武安全軍降了我們,北地援軍也到了,現在大局反覆,戰事已定,不要讓兒郎們平白送命!”

 孫順德沒有吭聲。

 “你不信嗎?”雄伯南蹙眉道。

 “是有些不信,但無所謂信不信了。”孫順德回過神來,勉力作答。“論私誼,我為白公舊交;論身份,我是偏師主將……我可能會逃,但不會不戰而逃!”

 雄伯南點點頭,縱身一躍,便離開了此處。

 遠處,張行看到這一幕,毫不猶豫下達了軍令:“尉遲將軍,兩軍交戰不久,請你率本部自蹈兩軍東西交戰戰線,沿途毀敵軍鋒芒!”

 尉遲七郎即刻拱手,興奮而去,儼然是得償所願。

 張行再看秦二:“二郎,你為我前驅,咱們直撲孫順德所在大旗。”

 秦寶立即拱手稱喏。

 這時候張行方才回頭看李定與徐世英:“我走之後,你們二人齊全軍,武安軍隨我身後鋪陳,本軍繞東側包抄!”

 說完不等二人稱是,便兀自勒馬向前。

 秦寶更是持一大鐵槍,字面意義上的一馬當先。

 孫順德剛剛送走雄伯南,便看到了這讓他絕望的一幕……黜龍軍根本沒有留任何餘地,通知完就立即兵。

 而很快,讓他感到衝擊以至於徹底放棄抵抗舉動的另一幕隨即出現了,在足足數千騎脫離大軍向前方戰場過去以後,一彪人馬直直卷著煙塵向自己而來,非只如此,臨近軍陣之時,濃厚的寒冰真氣忽然間便在那彪人馬中鋪陳開來,白色霧氣一下子就代替了煙塵。

 之前參與了圍攻的孫順德比誰都明白這意味著什麼——雄伯南怕是一個字都沒說謊。

 一刻鐘後,隨著軍陣全線崩潰,孫順德騰躍起來,向著那面大河方向逃去。

 果然無人追趕。

 戰鬥輕鬆取得勝利,匯合單通海帶來的六個營更是讓黜龍軍重新掌握了部隊的主動權,臨近傍晚,劉黑榥、郝義德漸次抵達,落日之前魏玄定也與李子達帶領淮西營抵達。

 到了晚間營盤落定,元寶存居然也親自到了。

 而在這之前,張世昭更是回來告知了相關軍情。

 到此為止,完全可以說,黜龍幫已經熬過了這個春日猝然爆的大危機,不要說援軍如何欣喜,便是黜龍軍主力部隊在進入到觀城城內後,也都明顯有些騷動,甚至放浪形骸之態。

 坐在城頭上,隱隱可以聽聞到哭聲與笑聲。

 但是……

 “諸位,你們也該看出來了,我們兵強馬壯,危機盡釋,甚至藉此機會李四郎得以重歸咱們黜龍幫,許許多多豪傑也都因為這一次匯聚過來,咱們自家人也前所未有的團結,這種情況我張三本該大喜特喜的,但偏偏就是我這個席昨日以來一直心不在焉,甚至有些敷衍避戰,乃至於有綏靖之態。”觀城城頭上,宴席開始,先饗了此戰陣亡兄弟,眾人落座,張行卻站著不動,並按著酒碗四下來看,說出了很多人早就藏在心裡的話。“你們知道為什麼嗎?”

 “是死傷太重嗎?”就在身側魏玄定懇切來問。

 “死傷很重。”張行認真回覆。“但不是我這般行為的原因,我的性格你們不知道嗎?死了的全力撫卹,傷了的儘量去治,不會耽誤我去進取做事的……耽誤我做事的只有一類緣故,那就是有其他的重要的事情要去做。”

 周圍幾桌人全都無聲,他們中猜什麼的都有,甚至有人猜是擔心白有思一頭撞到幽州,唯獨沒人敢說是伏龍印。

 “不是白總管那裡,那裡便是走了些冤枉路,一個信使足夠了。”張行解開了謎底。“是李樞,另一位李龍頭的事情。”

 “嘖!”單通海當場仰起頭來,一副果然如此的樣子,然後又端起酒來兀自灌下,似乎對此事早有想法要做表達。

 其餘人反應也都類似,都是果然如此的樣子,而雖然沒喝酒,卻也乾脆交頭接耳起來,少數北面援軍領不大清楚,也在其餘桌子上趁機來問。

 “所以我從李四郎那裡知道李樞離開後就有些焦躁失態。”張行繼續來言,周圍人也都安靜來聽。“今日知道一件事後,更加焦急……魏公,你從大河那邊過來元城,柴孝和柴大頭領就在對岸,為什麼一直沒找你,隨你一起過來?”

 “因為……”魏玄定搖頭。“他之前就被李龍頭叫走了。”

 眾人一片譁然,張行再度擺手制止了這些人。

 “諸位!”張行言辭懇切。“我知道,現在河北有許多許多要緊事,戰事要做收尾,要論功行賞,要撫卹士卒,要感謝辛苦數百里翻山渡海來救援咱們的援軍,要對李四郎和武安軍做人事改制、軍事改編,要接手汲郡、魏郡,要處置俘虜,還要與河北各方勢力算賬……就連武陽郡、汲郡、清河郡春耕被戰事耽擱了要補種都要排在後面……敢問諸位,哪件事不重要?但我必須要走,明日確定了白橫秋西進了,我就要立即過河!這碗酒,先做賠罪!請諸位在河北繼續辛苦一陣子,我儘快回來!”

 說著,張席終於端起酒來。

 眾人不敢怠慢,紛紛起身舉杯,隨著對方一飲而盡,只是單通海端了個空碗,卻是站在那裡給自己趁機倒了酒,待酒倒完,其餘人已經紛紛落座,打眼一看除了自己和張行張席卻還有兩個人沒有隨眾坐下,乃是元寶存和雄伯南,便曉得,這是有話要說。

 果然,元寶存適時開口:“席且去,經此一戰,誰是真心為了河北士民,誰持天下大義,哪個還不清楚?我們必當盡力。”

 說完方才坐下。

 這是表忠心,但也是大實話,很多人都誠心附和。

 剩下兩人,雄伯南眼瞅著單通海站在那裡眯著眼睛不開口,只好先行來說:

 “席,我只一句話,李樞畢竟是龍頭,這次去徐州可能還要牽扯淮右盟杜龍頭跟幾位總管,確實非你去不可,而席既去了,我便不好走,但請席如有可能,務必快刀斬亂麻,把大軍帶回來就行,千萬不要牽連過多兄弟……”

 張行聽到這裡,仰天長嘆:“天王想哪裡去了?!我之所以這般焦急,不是擔心李樞把部隊和幫內兄弟拉到徐州回不來,而是咱們這裡既然成功說服李四郎,立即重新打開局面,河南那裡受了刺激,會有人自以為是,直接動手處置了李樞李龍頭!而李樞平素自視甚高,怕是也自以為是,被人輕鬆挾制,失了性命……我是著急去救他的命!否則便先留在河北安排下事情來了!”

 城內外還是嘈雜如白晝,唯獨這城頭上倉促擺起來的簡單宴席上,卻忽然鴉雀無聲。

 張行無奈,按著酒碗,繼續來言:“諸位,你們以為柴大頭領、張金樹這些人,能容忍李龍頭這般明目張膽分拆兵馬?還要越級帶走其他行臺的頭領?你們以為東境本土頭領會願意背井離鄉,去徐州不回?更不要說,還有失了地盤的杜破陣杜龍頭,各有想法分別在徐州兩翼的王焯、王厚兩位總管了……李樞之前最關鍵時候分兵,是不對,要嚴懲,但一則他身為龍頭領行臺總指揮,在我被困的時候確係有權限自行其是,最起碼從現在看是如此,所以罪不至死;二則,這個此戰中最大的罰,須我們幫內名正言順去罰,而河南那些人,不管是好心還是歹意,都不能放任他們自行其是,鬧出內亂來!你們說是不是?”

 沒有人吭聲,連李定都明顯有些驚訝,那些北地來的,以及武安軍的軍官們意識到怎麼回事後也都目瞪口呆,張世昭都低頭愣。

 張行無奈,去看最後那個還站著的人:“單大頭領,你有什麼話說?”

 “沒有了。”單通海回過神來,直接拱手。“且敬席一碗酒!”

 說完,其餘人還沒來得及倒酒呢,便見到這位此戰中忠勇可嘉的大頭領直接端起不知道何時滿來的碗,一個人一飲而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