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歸正傳 作品

第98章 約劍

    飛楝子師徒的言說中,他們的來意其實已經十分明顯。

    ——劍宗要借王升的劍道境界,去試煉福地拿出蜀山御劍術。

    難不成,蜀地劍修年輕一輩已經沒人了?

    王升心底在思索這個問題,牟月見狀,及時給王升手機上發了些相關的情報。

    劍宗三門分別落戶在劍閣、峨眉山、縉雲山;劍閣一脈守著劍冢,天地元氣恢復之後,以劍宗正統自居,引來其餘二門不滿。

    然三門的道長多是故交,故此並未起什麼衝突,只是進行過幾次論道論祖大會。

    也是因‘御劍術’之事,在特殊調查組調解之下,三門講和,各自湊了湊傳承的心法,卻依然湊不出半篇御劍術。

    想要再現蜀中御劍術的輝煌,‘劍七十二’試煉成了最後的希望。

    天地元氣恢復之前,蜀中道觀雖不少,但除了青城山之外,大多‘道武’名聲不顯,被送上山學劍學武的少年、孩童更是少之又少。

    單就劍修來說,一直有充沛‘生源’的武當山,如今的年輕一代反而更優一些。

    更何況劍宗在元氣復甦之前幾經劫難,幾乎完全斷了道承;在元氣恢復之前,道承也只是能勉強接續,維持香火不斷已經頗為困難。

    蜀山劍宗祖師爺立下‘劍七十二’的目的,就是為了培養資質悟性出眾的後輩。

    故,想要進入福地‘劍七十二’試煉,必須骨齡二十五歲之下的年輕修士,還要修出完整劍意,那最少也是將一門劍法融會貫通、領略其神髓,踏入‘劍無招’的門檻。

    正如飛楝子的徒弟李古風所說,若是從小就習劍也就罷了,就這兩三年才開始修道的年輕弟子,有幾個能達到劍道第二境?

    誠然,劍宗從現在開始培養一批十二三歲的少年,再有七八年、最多十一二年的功夫,總能培養出幾名劍道良才,進入試煉之地,取回‘御劍術’全篇。

    但七八年後,修道界會是哪般格局?

    本就有些人才凋敝,被符籙三宗等道門大宗壓住了光芒的劍宗,是否會因缺少最為緊要的御劍術,在修道界中地位一落千丈,從此一蹶不振?

    答案不言而喻。

    兩相權衡之下,劍宗決定請門派之外的劍修幫忙。

    這畢竟不是什麼風光事,他們先是暗中在蜀地遍尋修劍的良才,跟交好的宗門借來了兩三位年輕一輩中還算出色的劍修。

    然而,前後進入劍七十二試煉的有七人,最多一人堅持了三日,也是不得不退了出來,根本沒能見到御劍術的影子。

    於是劍宗只能繼續搜尋‘劍道奇才’,苦尋不得,便將搜尋的範圍不斷擴大,門內上上下下都為此事奔波操勞。

    畢竟越早取出御劍術,宗門實力就越早得到提升。

    大華國道承眾多,劍修不少,但同時符合這兩個條件的劍修著實不多。

    而王升,剛好又是這為數不多的人選中,如今名氣最大的那位……

    有特殊調查組作保,王升將御劍術擴散出去的幾率也相對較低,綜合考慮,確實算是比較靠譜的人選了。

    因此,這才有了機場飛楝子師徒偶遇‘王飛驢’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