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倒不得了 作品

第148章 楊研究員

    張樹成很滿意馬得福的態度,說道:“唉,看來這讀書真的有用。你說水花讀了初中,現在就可以幫著寫書,你這個讀了農校的,也可以成為幹部。可惜咱們玉泉營現在還沒有學校,好多娃娃的學習就這樣耽擱了。”

    馬得福不由好奇地問道:“主任,咱們這裡不辦個小學嗎?”

    “現在還辦不了,畢竟這裡的人口還是太少了,要是每個村子辦一個小學,沒有那麼多老師。要是聯合辦學,咱們也沒錢給修建學校,只能等等了。”

    張樹成對此有些可惜,在他看來現在戈壁灘上最重要的有三件事情,一件就是揚水站的修建,另外兩件事情是學校跟種樹。都說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如果玉泉營沒有樹木防風林,這裡最終也活不下多少人。如果沒有學校,這裡的人就沒有什麼未來了。

    “這是我個你開的介紹信,你跟安永富一起去一趟銀川,去農科院問問,看看這個方法是不是真的可行。”

    張樹成手上遞過來一封介紹信,還特意從吊莊辦的經費裡面擠出來一下兒差旅費,讓馬得福帶著。

    馬得福感動的說道:“主任,你放心,這家事情我肯定給你辦好了。我明天一早就跟安永富出發,爭取快去快回。”

    翌日一早,趙舒城跟馬得福就踏上了去銀川的道路。從玉泉營到銀川距離看似不遠只有幾十公里,但是因為需要先去永寧坐車,再去銀川,折騰的兩個人下午才到了銀川。

    兩個人不敢耽誤時間,直接坐上公交車到了農科院,這個地方剛好在,這地方跟寧夏大學很近,估計農科所的很多研究人員跟大學的教授有長期的合作關係。

    馬得福遞給門衛介紹信,經過一番盤問之後才進入農科院。這裡是銀川唯一的綜合性的農業科研機構,負責者銀川全區的農業重大基礎、應用研究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任務。

    旗下有很多的農業研究所,有農作物研究所,荒漠化治理研究所,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資源與環境研究所,農業經濟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種質資源研究所,農業生物研究中心等。

    趙舒城跟馬得福要找的就是生物技術研究所,這裡是省裡重點研究室。馬得福跟趙舒城緊張的走近研究室,卻發現跟自己設想中的各種高科技一期,都是身穿白大褂的研究員很不一樣。研究人員大部分都是穿著舊的中山裝,研究設備雖然看不出好壞,但是大部分應該都是一些舊設備,看上去應該有些年頭了。

    不過趙舒城對此反倒不在意,自己來是尋求幫助的,不是來看看研究機器的。再說了除非是研究基因突變的,其他的生物研究現在的設備完全夠用。

    “你們找誰?”

    一個研究人員看到了出現的趙舒城跟馬得福,一看就不是研究中心的,直接開口問道。

    “這位老師您好,我是玉泉營吊莊辦的馬得福,這位是俄們那裡的趙舒城,這是我們的介紹信。額們就是想來聞一下,咱們這裡有沒有關於蚯蚓養殖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