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四百二二章 空印案和假藥案

    為了解決這個困難,在中國古代的絕大多數朝代中,稅收的實體都是糧食而非金錢,這雖然可以避免地域之間的不公平,但是卻給稅收的運輸帶來了極大的麻煩。

    當時地方政府需要將糧食送到京城,但是在運送的過程中這些糧食不可避免地會出現損耗的情況(風乾,黴變,發芽等)。

    這會讓地方賬冊上的數量和實際進京的數量存在一定的誤差,而且這個誤差會隨著運輸距離的增加而擴大。

    在元朝之前的朝代裡,這樣的誤差只要在可以接受的範圍內,中央政府也不會十分追究。

    但到了元朝的時候,政府的行政管理體系比較鬆散,官員們為了避免這一誤差的出現,會選擇在空白的文書上事先蓋好印章,然後按照入京的實際數量將文書補全。

    這種做法顯然違背了嚴格管理印章的規定,但是因為元朝政府管理不善,因此也沒有追究此事,就這樣,這種方法成為了運送稅糧的潛規則。

    誰知道,官員都默認的事情,可是朱元章這裡卻行不通了,因為建立明朝的朱元章從小出生在貧苦人家之中,他對於元朝政府的弊端有著非常清醒的認識。因此在朱元章登上帝位之後,其對於官員的管理方法是十分重視的。

    在明朝時對於官員行政行為的監督是很嚴格的,這也是皇權集中制大發展的一種體現。

    朱元章為明朝官員設置了一系列詳細的行事流程,其中就包括對於稅糧的規定。

    朱元章規定從縣一級行政單位開始,就要仔細審核稅糧的多少,然後逐級上報,最終到戶部進行核實。

    他要求入庫的糧食必須要和文書上的數字分毫不差。

    一旦出現差別,就要進行仔細地審核,並依級修改文書。

    在最開始幾年中,地方官員們還會按照流程來辦事,但是像川陝、雲貴等地區的稅糧,前往應天路途遙遠,其損失一般會比較大。

    如果按照唐宋時期的規章處理,只需要將差值標註為損耗即可。

    可是朱元章卻不行,說真的,這就有點不同人情,算是朱元章的一種固執的病,所以朱元章就規定,只要錯一點點,那麼這些官員必須重新回到出發地修改文書,使其數字和入庫的數字完全吻合。

    你要知道,那是川陝、雲貴,它不是現代,坐著汽車,高鐵,一個小時就可以全國各地遊,但那時交通並不發達,一來一回有時甚至要花上大半年的時間,這讓許多官員叫苦不迭。

    總不能自己一年的時間,就在路上奔波了吧。

    所以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出現,部分地方官員開始重新使用元朝時期的老方法。

    讓官員帶著有印章的空白文書入京,在戶部核查完數字之後再進行填寫。

    戶部的官員們也都對這種現象見怪不怪,抱著給同僚行個方便的想法他們也就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說真的,這件事情也沒有什麼大不了,又不是貪汙,更不是私吞,一些小小的損耗,有什麼,畢竟都是同僚,大家和和氣氣的就算了。

    只是朱元章卻不這樣認為,這個空印桉應該會在洪武十五年爆發,但是可能是因為朱朗提早了錦衣衛的成立時間,所以這次洪武十一年空印桉居然被朱元章給偶然得知了。

    這讓朱元章十分的生氣,可以說是大怒,雖然身邊的大臣向他解釋這時前朝遺留下來的做法,而且地方官員也確實有著很大的苦衷。

    但是朱元章依然堅定地認為這是一種極其危險的做法。

    因為朱元章很偏執,也有很大的疑心病,他認為今天這些大臣可以在稅糧上使用空印,那麼之後很可能就會擴大到其他地方。

    因此朱元章決定重判這些使用空印文書的官員,

    當時一些朝中大臣為這些地方官員們求情,覺得他們只不過是貪圖方便,沒有太大的問題。

    結果朱元章不但沒有手下留情,還懲罰了這些言官,這讓朝臣中無人再敢妄議此事。

    至於在空印一桉中究竟有多少人被殺,這一點在不同的文獻中有著不同的說法。

    其中最普遍的觀點是有幾百名官員受到牽連被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