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關鈦金 作品

第四百五九章 安慶公主的復仇

    朱元章看到紅薯被送了上來,嘴角也是露出了笑意,直接拿起一個道:“紅薯呀紅薯,咱是一天不吃就想念異常呀,大明要是沒有這紅薯,去年就不知道要死多少人。”

    大約三年前,朱榔的紅薯已經被推廣開了,朱元章更是不遺餘力的推廣,在皇帝和朝廷的大力推開下,紅薯也是得到了豐收,去年的時候,大明遭遇到了很大的天災,是紅薯出現力王狂瀾。

    也因為這樣,朱元章最愛的食物也從豆腐變成了紅薯。

    紅薯的出現是真的很大的,歷史上的紅薯,應該是嘉靖四十三年,20歲的陳振龍就棄儒經商,從福州臺江乘船偷渡至呂宋(今菲律賓)經商,經常往返呂宋與福州之間。

    那時沒有合法的“行貨”可賣,只能悄悄地做些“水貨”生意。

    原本下南洋淘金的陳振龍,卻在菲律賓被一種神奇的植物——紅薯所吸引。

    陳振龍五世孫陳世元所撰《金薯傳習錄》中寫到,當“目睹彼地土產,朱薯被野,生熟可茹,詢之夷人,鹹稱之薯,有六益八利,功同五穀,乃尹國之寶,民生所賴”。

    陳振龍立刻意識到這種經濟作物,如果引入到國內,將是一本萬利的大商機,他著手準備把紅薯帶回大明瞭。

    但是這件事情並沒有想象的那麼簡單,直到萬曆二十一年(1593年),陳振龍已經50歲了,仍然在為引種紅薯的事犯愁。

    像菲律賓這樣的海濱小國,紅薯這種生熟都可以吃的天然食物是國寶一樣的東西,絕不外傳也禁止出口的。陳振龍想盡各種辦法,試圖偷一兩個紅薯回國,都沒能成功。

    據說,第一次把紅薯藏在藤箱底層,過海關時被查了出來,沒收加批評教育。

    第二次把紅薯的藤條編入一隻藤籃,試圖拎著籃子矇混過關,也被查了出來,這一次除了罰款還差一點坐牢。

    郭沫若先生所謂“挾入藤籃試秘航,歸來閩海勤耕織”之句,即是描述陳振龍的這次歷險。終於在1593年5月,陳振龍將紅薯藤編入船上的一根繩子中,吊在船舷下,經七晝夜一路漂回福州。

    1593年,陳振龍一路艱險帶著薯種與夢想歸來的這一年,福建全省正遭到了一次“旱魃為虐,野草無青”的大旱災,福建巡撫金學曾為此大傷腦筋。

    陳振龍的兒子陳經綸獻上《獻薯藤種法稟帖》,彙報其父帶回薯藤的經過,“敬陳種樹薯利益,並呈法則以濟民切”。金學曾稱讚陳振龍涉險帶種而歸,事屬義舉,批示:“既為民食計,速即覓地試栽,俟收成之日,果有成效,將薯呈驗。”

    陳振龍父子就在福州的房屋後門紗帽池邊隙地試栽,過了四個月,啟土開掘,番薯“子母相連,小者如臂,大者如拳,味同梨棗,食同充飢,且生熟煨者均隨其便”。

    就這樣,菲律賓的國寶——紅薯,在中國落地生根,在當時的福州很快成了充飢的代糧之物。當時,明政府將這種引自“番邦”的植物,定名為“番薯”;又因為福建巡撫金學曾所倡議推廣,為紀念金氏首倡力行之功,當地人又稱之為“金薯”。

    據《金薯傳習錄》記載,兒時的鄉村記憶也告訴我們:紅薯的粗生賤養,即使“地屬沙土”也能成活,更不必說丘陵地、紅土帶了;它淺埋土中,風雨不能侵蝕,“兼抗乾旱”;它產量極高,“上地一畝約收萬餘斤,中地約收七八千斤,下地約收五六千斤”。在登陸福州之後,它迅即成為晚明時代那個人口龐巨、機制古老的大帝國的代糧之物,養活了掙扎在天災人禍中的無數子民。

    紅薯的出現意味著什麼?

    這麼說吧...我國的人口,在西漢末年便已接近六千萬,到明代極盛時仍只有六千萬有零,可是自從擁有了紅薯之後,到了清朝,乾隆六年,便達一萬萬四千餘萬,道光十五年便增至四萬萬以上。

    這樣的人口激增,雖然與版圖的擴大、田地的開闢,及賦稅的改變都有關係,但是與明朝晚年輸入原產於美洲的番薯,恐關係更大。由這一角度來看,考證番薯在我國出現的歷史,是有它的重要意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