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白白 作品

1、粢飯糰

    長安,七月末。



    天色未亮,報曉鼓剛剛敲響,宣陽坊坊門口卻早已聚集了好些人,都在等著坊丁敲響街鼓後,開坊門放行。



    離坊門最近的街道兩邊,幾家食肆俱都開了張。



    賣胡餅的錢三正在不停捶打麵糰,口中大聲吆喝“三文一張胡餅”。那餅足足有半張臉的大小,雙面撒上芝麻,貼在鍋邊一點點烘烤成焦黃色,香得人津液橫生。



    斜對面是一家賣餺飥的食肆,廚子一雙手既巧又快,揪出葉子形狀的面片後,立即將之丟進熱氣翻騰的大鍋裡。面片在“咕嘟”聲中逐漸煮熟,飄在最上層,隨後被人用一隻竹笊籬撈起,倒入碗中。餺飥一般配有三種湯底,羊湯濃厚,清湯素淨,抑或是冷淘清爽,皆隨食客心意而定。



    除了這兩家之外,還有賣餛飩的、賣蒸餅的、賣核桃仁粥的……畢竟是熙攘繁盛的長安城,便是平民百姓的朝食也有百種花樣。



    原本這些食肆或小攤跟前的客人且多且少,但大致是相當的。然而自打一月前起,用朝食的客人們都被姜記食肆吸引走了。



    姜記食肆離坊門不遠不近,本不是首選,可現下卻成了宣陽坊清晨最熱鬧的食肆之一。



    眼下,門前食客極多,目之所及便有十餘人,諸人排起好長的隊伍,隊尾在小巷拐角折了個彎,沒入巷中不見。



    店門口橫著一張高腿長案,正中間擱了一塊溼紗布,左右兩側一邊是盛著江米飯的木桶,另一邊則用大大小小的碗碟裝著各色配菜。長案靠左有位杏眼年輕小娘子正在忙活,剛送走前一位食客,立即熱絡地招呼起下一位。



    孟桑面上帶笑:“郎君想要什麼配菜?”



    胡四郎是方才瞧見排隊太熱鬧,心生好奇想來嚐個鮮,根本不曉得這吃食是個什麼路數,一時犯了難。



    他躊躇道:“不若女郎為某介紹一二……”



    “客人是頭一回來罷?”孟桑瞭然,倒是習以為常,體貼地指著碗碟裡那些不常見的一一說來,“頭碗裡是‘油條’,由面炸制而成,每一份粢飯糰裡都有;緊靠著的金黃物名為‘肉鬆’,鮮香味酥,鹹甜適中;而這碗裡是自家醃的酸豇豆,裡頭加了些辣椒,最是開胃;其餘都是些常見的醃菜,想來郎君也曉得的。”



    胡四郎突然見著許多新鮮玩意,更加猶豫不決,但一聽見有辣椒,就彷彿是通了七竅一般,斬釘截鐵地指著那酸豇豆。



    “這個酸豇豆須得有,剩下的小娘子隨意便是。”



    孟桑應了一聲,手腳麻利地做起粢飯糰來。



    她從左側木桶裡舀出一勺蒸好的江米,均勻攤在溼布之上,再取來一段油條,壓在江米之上快速摁碎,又加上肉鬆、酸豇豆等其他配菜,最後手一扯一卷一握,攤開溼布之後,裡頭是中間粗兩頭細的飯糰。



    乳白色的江米嚴嚴實實裹住裡頭的配菜,將所有風景藏於其中,因而瞧著頗有些其貌不揚。可鼻尖嗅到的一抹香氣,明晃晃告訴別人此物絕非瞧著那麼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