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牧鯨 作品

第六百零七章 地書人書,大道無主

 
賭一把氣運金龍不能識破自己的偽裝。

 
“我至少還有【長庚啟明】,只要情況不對就立刻原地自殺,免於像那些可憐蟲一樣變成祭祀科儀上的活祭品。

 
等到被宮裡的兵將拋屍出去,就可以調取存檔,復活到上一個黃昏或者黎明(473章)。

 
只是一旦出岔子,之後再想潛入進來可就麻煩了。”

 
王遠有些患得患失地踏上“上天台”的白玉階,準備咬牙拼上一把自己最不擅長的運氣。

 
卻不想就在他踏入“上天台”範圍內的一瞬間,心中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季動。

 
“這是...”

 
那個先前與自家【地闕金書】互相吸引,有可能讓這門天部道法更進一步的東西,分明就藏在上天台的地下!

 
一瞬間,王遠隱隱聽到一道威嚴的詔令在自己的心底響起。

 
從模湖到清晰,下意識便將大半心神沉浸了下去。

 
當初,他曾經將【地闕金書】與六慾紅塵道法門相合,成就了一門【地部道法·魚龍幻戲法】。

 
就跟【龍衣益媚法】一樣,可以打破權貴不得長生的禁忌,讓他們也能吸收龍氣入道修行。

 
如今體內的【地闕金書】再一次萌動。

 
像磁石一樣,將地下另一門相近路徑的【天部道法】給吸引了過來。

 
“鬼神之責人,一二行事之失,猶可以善抵,至罪在心術,則為陰律所不容,今生已矣,勉修未來可也...”

 
竟是一門【天部道法·皇詔十二律】中,關於【陰律】的殘缺章節。

 
完美契合的道法知識,只是與【地闕金書】稍一觸碰,便瞬間融合到了一起。

 
幾若天造地設,一種補完之意油然而生。

 
“陰律、雷律、火律、瘟律、鬥律、星律、嶽律、雨律、衛禁、鬥訟、雜律、斷獄...

 
分別對應九部仙官和人道律法。

 
原來如此,原來如此。

 
這【皇詔十二律】竟然是始皇帝用來摘取一顆【長生道果】,妄圖以皇帝之身實現長生不老的天部道法!”

 
王遠從兩相呼應的這兩門道法中,領悟到的隱秘還不止於此。

 
“人柱祭品、運朝託舉、統管三界、人道至尊...

 
若是我的猜測沒錯,這【皇詔十二律】分明便是天、地、人三書中的【人書】啊!”

 
雖然他在這一瞬間得到的知識,只是這門道法支離破碎的殘篇,卻依舊忍不住興奮到微微顫慄。

 
在赤縣神州的神話傳說中,自古以來便有天書、地書、人書之說。

 
但三書分別具體代表著什麼道法,卻眾說紛紜,在修行界中沒有定論。

 
甚至有人覺得三書位格雖定,卻還沒有全部出世。

 
王遠這位九兵鬥部副君,還是【地書·地闕金書】的主人,對此當然最有發言權。

 
過去也有各種猜測,今日【皇詔十二律】的出現終於打消了他的最後一絲疑慮。

 
很明顯許多底層修行者,將各種天部道法統稱為【天書】並不準確。

 
屬於人道的天、地、人三書,各自代表的知識和能力,用一句話就可以完整概括:

 
“國之大事在祀與戎!”

 
天、地、人三書在人類歷史的不同階段,依次應運而生。

 
第一個階段,【殺生樹】剛剛降臨不久,世間被活化的第一種知識便是“屠學”。

 
這門學問異化為【萬象天羅】,成為【天書】最開始的雛形。

 
“屠學”中的屠,便是“屠夫”的屠,在那個古老的年代,指的就是職業軍人,乃征伐之術。

 
可以用來溝通土著天道,按照陰德和道法,為九兵成員分配天地間的各種仙官之位。

 
讓他們在天部道法之外,還額外擁有了功德成仙的機會。

 
有【萬象天羅】傍身的【九兵】,在本質上就是一群掌握著“屠學”的戰爭修道士。

 
【天書】代表的便是一個“戎”字!

 
第二個階段,土著天道在僵持中漸漸敗退,最後的地盤只完整保留了下土陰世。

 
【殺生樹】妄圖一戰而決,藉著西王聖母迷惑穆天子,叩開【地戶】,大舉侵入陰世。

 
在天地衝撞中,陰山崩碎一角化作先天之寶《小生死簿》,也誕生了【地書·地闕金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