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 作品

第五百章 殿試

    大明經歷正德一朝的混亂後,皇帝出如此題目,也充分體現其愛民如子、心懷天下蒼生的優良品質。

    ……

    ……

    殿試無須太多累贅禮數。

    惟一的目的就是為國取士。

    自打眾貢士入宮,基本就沒多餘的聲響,考試開始後,眾考生或沉思長考,或在草稿紙上寫寫畫畫,理順思路。

    大明殿試規矩,按《明會典》所列:“凡殿試洪武三年定殿試時務策一道惟務直述,限一千字以上。”

    這就跟平時寫四書文經義不同,無須八股對偶,但卻要求寫到一千字,字數雖然不是越多越好,但基本上想在殿試中名次靠前,怎麼也要往兩千字甚至三千字往上去寫,而且要求無錯別字。

    殿試中,除了考察考生的文韜武略,體會皇帝治國之艱辛與不易,獻計獻策針砭時弊外,還要求一手字必須寫得好。

    因為殿試考卷並不謄錄,這意味著考生的考卷將會被殿試閱卷官直接看到,雖然大明的殿試還沒到清朝那般“抑文重字”的地步,但實際情況也差不了多少,想名列一甲,字寫得醜這一條就會被否掉。

    在場絕大多數考生都需要冥思苦想,思索如何破題,但對朱浩來說,自己出題自己答,還有比這更輕鬆的事情?

    稍微抬頭看了遠處御座上的朱四一眼,發現朱四也在往自己這邊瞧。

    沒辦法,在場這麼多考生中,除了朱浩外他就認識個張璁,但跟張璁只是一面之緣,此時張璁埋在人堆裡並不顯眼,朱四對一個只交談過幾句的老書生不會產生什麼深刻的印象。

    朱四以往就很羨慕朱浩考科舉,而且連榜中魁首,這次終於有機會親自見證朱浩科舉,自己還是主考官,當然要多留意一下這個從小一起長大的好朋友有何表現。

    內閣大學士和禮部部堂並不在考場。

    但殿試結束讀卷官之位則由他們充任,殿試讀卷官除了內閣大學士外,還有翰林學士和部堂、正卿、侍郎、通政使等,每一屆殿試讀卷官人數大概在十三四人上下,少則十人,人選會在殿試當天公佈。

    殿試放榜明初一般在殿試後第二天,到宣德朝後,通常是殿試後第三天放榜,第四天賜恩榮宴。

    ……

    ……

    殿試沒有提前交卷一說。

    寫完了就在那兒等著,最後日落時大家一起出宮,畢竟考場是在皇宮裡,不可能挨個送你出宮,都是一起來一起走。

    中午並不放飯。

    雖然名義上皇帝主持,但皇帝通常是露個臉,坐一會兒就走。

    但也會出現皇帝“缺考”,也就是“不御殿”的情況,嘉靖之前皇帝“不御殿”一共發生四次,分別在天順八年和正德六年、九年、十二年。

    天順八年是因為英宗剛死,出現皇權交替的情況,而正德朝三次……純粹就是朱厚照不想去。

    如此可見大明科舉選拔人才,到了正德朝時如何不正規,這次殿試之前有三次殿試皇帝都沒來,終於在朱四登基後,情況得到改善。

    這次朱四主持科舉,顯得前所未有的重視,即便到午時,朱四也沒有著急回去吃飯,連朝務好像都懈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