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第 67 章

    她知道父皇派中郎令過來,不會是好事。

    賴瑾出兵才兩萬人,到現在已經匯聚二十萬之眾,其中精兵兩萬自不必提,三萬收編的山匪俱都是殺人不眨眼的亡命徒,上了戰場就能殺敵,不用像召尋常百姓家的人那般還得先在戰場上淘汰幾波,剩下的才是可戰之兵。以賴瑾現在的勢頭,湊出十五萬大軍不成問題,他有糧又有鐵,即便起兵,亦是萬事俱備。叫父皇如何能安!

    如今朝中的局勢用不起兵,但必然會敲打威脅,叫他倆收斂些。哥哥倒是不用擔心,他是兒子,只要不造反不沾權,父皇總還是會想留幾個後的。她擔心的是母妃。父皇能用來敲打震懾她的,也只有母妃了。母妃在深宮之中,除非她學陳王攻進宮去,不然,沒有任何辦法。

    蕭灼華甚至在想,如果父皇折磨母后,如果自己還在京城,手上有兵,會不會攻進宮去。給她五千兵,她敢冒險一搏。敗了,也不過是陳王那般,總好過日日受折磨煎熬。父慈方才子孝。

    賴瑾看蕭灼華低著頭不知道在想什麼,身上的氣壓越來越低,再看日頭那麼曬,翻身下馬,將她的馬牽到樹蔭下,說:“禁軍走太慢,你在樹蔭下歇會兒,別曬壞了。”

    蕭灼華抬眼看著若無其事的賴瑾,想到自己腦中方才劃過的大逆不道的念頭,微嘆口氣,說:“你好像沒什麼愁的?”

    賴瑾“嘿嘿”一笑,說:“有什麼愁的,天塌了當被子蓋唄。你要是愁,就數數自己有多少錢,有多少兵,就不愁了。”

    蕭灼華很誠實地告訴賴瑾:“我每次數錢時都很愁。”愁發俸錢。

    賴瑾告訴蕭灼華:“愁多了會掉頭髮的,到時候頭髮稀稀疏疏的,就不好看了。”

    蕭灼華想想自己的髮量,絲毫不擔心。

    賴瑾陪她聊著天,看著她心情逐漸好起來,臉上也都是笑意。兩人說話間,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間,禁軍就到了跟前。

    中郎將騎在馬上,瞧見大路上的騎兵先是一驚,再看樹蔭下的馬背上坐著寶月公主,旁邊站著賴瑾,正在那眉飛色舞地比劃聊得分外起勁,當場愣住,心道:“你們的日子倒是愜意哈。”

    副侍衛長賴喜提醒道:“大將軍,中郎將到了。”

    蕭灼華也瞧見了,頓時緊張得繃緊了身子,卻是不得不接詔的。她翻身下馬,跟著賴瑾一起上前。

    中郎將也帶著身後的侍衛下了馬,打開盒子,露出三份卷軸。這三份卷軸,其中一份是用金線繡龍的詔書,另外兩份則是詔書下達後,謄抄傳至天下的告令。因為邊郡實在太遠,連驛站都沒有一座,便由中郎將親自帶來了。他先向蕭灼華和賴瑾報了喜。這兩份詔告,一封是寧王晉封為太子的,一封是寧王生母嫻妃晉封為皇后的。

    蕭灼華頓時瞭然,道:“另一封是給我的?”父皇要敲打,沒打到母妃和哥哥頭上,而是晉升了他倆,那麼,必然是敲打到她頭上了。她頓時長鬆口氣。即便她受杖責,受著就是,別叫母妃受罪就是了。

    中郎將點頭,取出詔書,道:“寶月公主蕭灼華接詔。”

    蕭灼華當即跪下。

    皇帝詔書出來,所有人通通都要跪。

    賴瑾朝身後的人打了個手勢,自己陪著蕭灼華跪下接詔,身後的騎兵一個沒動。

    中郎將見到後面的人還在馬背上,喊道:“賴將軍?”

    賴瑾“啊?”了聲抬起頭,滿臉茫然地問:“有我的詔書嗎?”

    中郎將抬頷示意賴瑾的身後,道:“還騎在馬上,不合適吧。”

    賴瑾扭頭,喊:“都下馬,接詔。”

    眾人這才下馬,跪地接詔。

    中郎將深深地看了賴瑾好幾眼,心道:“你還真有不臣之心啊。”底下的兵,見到皇帝詔書都不跪的。他得好好瞧瞧,賴瑾在邊郡,不是,在這陳郡要搞些什麼。一路過來,郡中的郡守、郡尉、縣長、縣尉全都跑到野溝子縣來了,說他要起事,他都是信的!

    可如今朝中打不起仗,寧王立為太子,嫻妃成了皇后,待得寧王繼位,少不了賴瑾跟寶月公主的富貴,這一旦起事,旁邊的博英郡侯可不是吃素的,賴瑾起兵名不正言不順,可是討不到好,況且,成國公夫婦還在京城呢。賴瑾要是敢動兵,爹媽的腦袋不要了?

    中郎將不動聲色地在心裡暗哼一聲,直接宣讀詔書,上面把蕭灼華一通罵,不孝不悌,不遵父諭,灑灑洋洋一大篇,最後是褫奪蕭灼華寶月公主封號,貶為鄉主。

    蕭灼華聽著詔書罵話,無動於衷,抬起雙手,便要接詔。

    賴瑾搶先一步把詔書拿在手裡,火冒三丈地又看了一遍。

    這狗逼皇帝是在罵蕭灼華嗎?丫的是指槡罵槐。成國公府有兵有糧有人有地,不敢動,就罵蕭灼華。狗皇帝,玩打個巴掌給個甜棗那一套,甜棗給自己兒子老婆,巴掌給女兒女婿,兒子就是人,女兒就是炮灰出氣筒。女兒看到親媽和哥哥手裡的棗子就得老實捱打?我去你的!老子又不是包子!

    賴瑾把詔書往地上狠狠地一摔,拔劍出鞘,一道血光從中郎將的脖子上噴濺出來。他的劍又再狠狠地插在中將郎的胸膛,大叫:“一個不留!”甭管這些禁軍是皇帝派來的刺客還是眼線,全都埋這兒了,別想回去。

    身後的騎兵見狀,呼啦一下子全部翻身上馬,直接朝著壓根兒沒有反應過來的禁軍衝殺過去。

    中郎將的脖子被劃開,鮮血汨汨往外湧,胸口中劍,臉上帶著驚愕。他來傳詔,賴瑾竟然當眾殺他?他一路過來,沿途郡縣可是都見著的。

    中郎將想問:你想反?

    可咽喉被切開,說不出話。

    賴瑾一腳將中郎將踹翻,收回劍,護著蕭灼華退到一旁,避免他被交戰雙方傷到。

    中郎將倒地氣絕,驚愕之色猶留在臉上。

    一旁的禁軍叫騎兵衝了個措手不及!

    騎兵對步兵本就有優勢,他們又是站在上坡,俯衝下來的勢頭極猛,當場把禁軍撞了個人仰馬翻。

    禁軍也是訓練有素,反應不可謂不快。前面的人被衝翻,後面的人立即結成陣,將手裡的□□齊齊對著前方,只要騎兵衝過來,必然先撞到矛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