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深 作品

第六百六十九章 金獎

  鄭國元的目的就是如此,但以泉林廠的情況,別說什麼省優部優了,哪怕去評定一個市優也非常困難。.ζa

  既然評標不了,那麼這條路就不通了麼?當然不是!鄭國元絞盡腦汁琢磨著辦法,最終通過1915年巴拿馬萬國博覽會的故事想到了一個辦法,那就是自己捏造一個國外的獎項出來給自己廠子和產品貼金。

  改革開放之後,國門開始打開,國人對西方國家的觀點發生了180度的轉變,尤其是像歐洲、美國這樣的先進資本主義社會。在思想改變的同時,對於外國人認可和推崇的產品同樣愛屋及烏,鄭國元這個辦法正是利用了國人的這一點心理,如果一切沒有發生改變,等鄭國元把泉林廠搞到一定程度的時候,他就會用這個辦法讓泉林廠名聲大噪。

  可惜了,這個想法已經不可能再實現了。但鄭國元這兩月發現健力寶藉著奧運會的東風搖身一變,成為所謂的“東方魔水”時,危機感頓時襲來。

  考慮到目前健力寶的競爭和巨大威脅,司特公司必須做出反應,穩住市場和健力寶進行抗衡,鄭國元思來想去覺得最好的辦法就是他當初琢磨出來的招數。

  健力寶可以通過奧運會成為“東方魔水”,那麼司特的產品同樣可以通過“國際”評定和獎項來擴大影響力。況且司特公司本就是合資企業,有美資的背景,只要有光環在身,讓人信服力就更甚了。宋援朝根本就沒想到鄭國元會出這麼一個主意,當他聽完後心裡實在是有些哭笑不得。

  可仔細想想,鄭國元這個辦法雖然簡單卻非常有效,要知道後世所謂的產品獎項多如牛毛,尤其是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的時候,社會上成立的林林種種各式各樣的協會、機構比比皆是。

  這些協會、機構不幹別的事,每天只做一件事。

  就是每天拿著電話本翻裡面的企業名冊,然後給對方打電話或者發傳真,告知對方的某某產品在評定中獲獎了,只需要付xxx元評定費,就能把獎狀獎盃給他們寄過去……。

  這樣的騙局開始騙了不少人,一些企業接到消息後欣喜若狂,二話不說就匯了款,從而拿錢換來一張印刷精美的獎狀或者獎盃(獎牌)。然後拿著這玩意大肆宣揚,市場效果居然不錯。

  當然了,這種騙局開始還是很有效的,畢竟那時候大家對相關所謂的“協會”、“機構”還是比較信任,公信力也強。可時間久了,隨著獎狀獎盃獎牌的越發越多,這些玩意就成了爛大街的東西,當“榮耀”能拿金錢能夠換到的時候,榮耀就發生了質變,再也沒有人去信了。

  而現在這種情況還沒發生,電視電臺上一些企業打出來的廣告裡所謂的市優、省優、部優可是實打實的,半點都不慘假。

  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司特公司的產品突然打出了什麼全美食品協會又或者泛太平洋飲料博覽會評定,甚至全球行業金獎的榮譽,再加上一定的媒體推廣和鼓吹,那麼其影響力就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