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地無銀三千兩 作品

第三百四十章 賞他一劍

    料想不到天官賜福,機緣陡至,關櫻從定心珠、壓龍缽盂和縛龍繩三件佛門寶物之中,獲取到了足夠量的釋教氣數,靠著那股磅礴無倫的佛家氣數,關櫻在極短的時間裡便掌握了最為上乘的大金剛印,無塵無垢不死不滅。

    氣運之盛,已遠遠超過了那個姓何的糟老頭子。

    至此人和、地利,以及半個天時,都歸入了關櫻之手,勝算驟然激增,再加上關櫻那睥睨塵世蒼生的霸氣作態和王者心境。

    這一役,她傲然而宣戰,以刀,向那觀音劍何遜一問生死!

    擁有圓滿大天罡境界的山主何遜自顧自笑了一會兒,那顯然已經是盛怒至極,反而發笑的癲狂表現,此刻的他,不管“心上人”古道如何出言阻攔,都已經不可能再饒恕那個姓關的賤-女人了。

    只見披穿濃紫大衣的何遜一咬牙,驀然舉起了手中那柄精緻長劍,劍尖直戳天幕,霎時間,有電閃,有雷鳴。

    九條閃亮無限的蛟龍狀巨雷探出頭來,九尾青色長“龍”,自沉沉黑雲之中鑽出,然後迅猛俯衝而下,進入了何遜手中劍。

    穹頂雷光閃爍,烏雲肆意翻騰,詭譎天象足可令山腳下的那些愚夫愚婦們膽寒丟魂,只當是天神發威,雷公狂怒!

    地面上的那襲年老紫衣滿身縈繞電氣,彷彿滾滾電光閃雷不僅無法對其造成傷害,甚至還能反過來滋養肉軀,反哺體魄。

    古稀之年的蒼然老者一震手中長劍,眨眼之間,那九條閃電蛟龍便又疾躥奔出,數條矯健雷龍彼此交織在一起,緊密纏繞,愈發雄壯而巨大。

    很快便凝聚成了一尊青光四溢的巍峨法相。

    奪目電光一點點勾勒出了人像五官、身材形體,那法相的外觀也逐漸清晰明確起來。

    魏頡瞪著眼睛,看向那尊由青雷匯成的巨型法相,只因此神人之像他曾經見過,腦海中仍有深刻印象。

    青龍帝君靈威仰!

    昔日還在長公主山巽風宮裡當晚輩道士的時候,魏頡就曾在山門青龍大殿當中,不止一次的見過青帝的雕像,正如武行山龍虎宮敬奉玄武帝君葉光紀,在巽風宮裡,統敕東方的青龍帝君靈威仰,就是至高無上的供奉神明,受萬代香火。

    而此時此刻,何遜所催化衍生出的巍峨法相,其形象,分明與青龍大殿裡的塑像靈威仰一模一樣。

    召喚過出五方天帝之首的何山主狂妄而笑,身處巍峨雷電法相之中的何遜放聲叫道:“小妮子,你真當煉化出一尊觀音,便能勝得過我觀音劍了?天真可笑!觀世音區區一個西方菩薩,焉能敵得過我這玉皇大帝的長子,青帝靈威仰?!”

    同樣身臨幾十丈陽神之內的關櫻不甘示弱,大笑一聲,旋即高高舉起了手中雙刀,星霜天淨沙。

    緊接著,那尊觀世音菩薩的金身也有了不可思議的神妙變化。

    菩薩輕輕拈起蘭花指,抽出了瓶內的柳條,之後,左手的玉瓶化作一柄金芒璀璨的巨刀,右手裡的柳條也轉化為刀。

    觀自在菩薩手握雙刀。

    關櫻亦高舉兩柄刃身鋒銳的武器長刀。

    觀音與關櫻,皆有刀在手,金剛怒目,菩薩殺人!

    何遜“哼”出一氣,猝然間,其周身雷電光彩暴漲,體型大出數倍,手裡已然多出了一柄青芒雄威無匹的巨刃長劍,劍刃上頭似有蒼龍盤附,猙獰奪目。

    關櫻運功化用更多的山脈靈氣,藉助所謂的地利優勢,促使觀音金身也跟著變大了甚多。

    雙方均在不斷膨脹,武器長劍和雙刀亦然。

    已大至了百丈!

    “姓關的,敢不敢與我去上頭廝殺?”

    何遜唯恐波及到自己心愛的男人古道,遂向關櫻提出了去空中決鬥的想法。

    駕馭著金身觀世音的關櫻灑然一應:“有何不敢?這雪山上方青雷所擁之處,便是你何遜何不勝的墳場!”

    轉瞬,觀自在法相和靈威仰雷像俱已離開了地面,縱“身”拔高至千萬丈之上的蒼穹空中。

    雷鳴電閃,濃雲黑幕之下。

    刀劍全力互殺。

    雙刀戰一劍。

    便似西方觀音菩薩在與那東方青龍帝君鬥法一般,畫面震撼,驚為天人!

    何遜依靠半數天時凝匯成的那尊青帝法相,可隨心所欲的御使漫天雷霆,以巨雷作飛劍,電光閃動,即是劍刃殺力大作之時。

    雷池裡,有蓮花開放。

    佔盡人和與地利的關櫻煉製出一朵朵炫金寶蓮,每一朵就少說有幾十丈的體型,光輝燦爛,無比神聖,其中蘊含著莫大的佛門真氣。

    以蓮花之神威,扛御“池塘”內雷劍之絕殺!

    除了寶蓮朵朵綻放,關櫻還以星霜刀拉拽下顆顆碩大流星,挾裹煥彩流螢,砸落一道道粗壯星柱,金光四散,芒氣可媲美風雷。

    這已不是“拽星墜”,而是星霜之極致武技,曳星辰!

    關櫻真真正正的使出了她的全力。

    何遜同樣不遺餘力。

    數不勝數的青色雷龍在青帝的驅策敕令之下赴戰,愁雲慘淡萬里凝,凝如黑鐵的沉沉雲霧裡,有不知幾百還是上千條極粗極長的電氣蛟龍肆虐,恰若佛教中關於“龍蛇影動”的上古神話傳說。

    而敵對之人,並非龍蛇本命佛的普賢,而是和普賢菩薩在佛教裡地位近乎等高,甚至略尊一籌的觀世音,觀自在菩薩!

    菩薩號稱大慈大悲普度眾生,今朝手持雙刃,以刀屠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