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燭館 作品

第一百零三章 雍州案

    乾國建國之初,雖有各地商賈接濟,但打仗實在是一件十分耗費銀子的事。

    後來仗打完,皇帝的錢袋子也被耗得差不多,國庫實在空虛,遇上天災,更是無暇照管那些本就貧瘠的州縣。

    所以在建國之初,為了解決各地的財政問題,有幾個官員便給皇帝想了個捐官兒的法子。

    當地豪紳鉅富,可以通過捐錢糧、布匹等方式獲得成為官紳的資格,俗稱“買官”。因為有朝廷背書,所以這種方式可同以往違法的制度可不同,都是合規合法的,所以當地便有不少富商出資為自己買了一個官位。

    皇帝也因此解決了國庫空虛的問題。

    不過這樣的制度也實在容易滋生腐敗,帶壞官場和社會風氣。

    所以隨著後來各地經濟狀況的改變,這項制度在大部分州縣都被廢除了,只剩下雍州這樣實在土地貧瘠的地方還依舊保留著。

    四年之前,戶部員外郎王選司調任雍州刺史之後,便開始了利用這一制度開始了瘋狂貪汙的腳步。

    雍州本就貧窮,在那處任職的官員向來便沒有幾分油水可撈,靠著那麼些微薄的俸祿,日子都過得緊巴巴的,所以除了雍州當地出身的官員之外,從朝廷外任的官員少有願意去那處任職的。

    自那王大人到任之後,憑著朝廷留下來的這個漏洞,想出了一個絕妙的主意,就此聯合雍州的官員上下一起編了一個謊言欺騙皇帝。

    雍州從那時起開始年年報災荒,沒災時報有災,小災時報大災,每年都向朝廷申請允許開啟買官。

    朝廷對捐官是有眾多限制的,規定用於捐的必須是糧食而不是銀兩,就是為了防止貪汙。

    但是王選司以“士紳納銀,用白銀到內地買糧”為理由,讓將捐官直接開始捐銀兩,王選司於是將朝廷發下的賑災物資和捐例捐來的白銀全部都佔為己有,然後與雍州大大小小的官員一同分了。

    這是整個地區式的貪腐。

    皇帝完也曾懷疑過其中的問題,但是每次派來查詢的官員都被那王大人所買通,讓皇帝完全無法知道當地的真實情況。

    於是全天下人都覺得雍州人年年大旱,只有雍州人知道雍州並未災情。

    後來賀正的心腹,時任冀州邊防軍懷化將軍的紀伯成誤入雍州剿匪,意外發現當時的雍州恰逢大雨連綿,將消息報上去之後,與當時雍州才報上來的乾旱的消息不實,這才引起了皇帝的懷疑。

    之後秘密派了心腹到雍州察看實情,這才揭發了王選司‘捐糧改捐銀‘及’虛銷賑粟‘的貪腐實情。

    消息上報之後,賀正勃然大怒,下令將雍州上上下下一百二十多名官員都關了起來,如今正在刑部的大牢之內。

    初聞此事賀正確實怒髮衝冠,恨不得將雍州一眾官員都砍了頭,可冷靜下來之後又想,若是將雍州一眾官員都處罰了,那他又那裡去找這麼多熟悉政事的官員來管理雍州。

    正巧遇上二皇子戍邊回朝,賀正便將這進退兩難之事扔給了賀霄處理。

    二皇子行事一向剛正不阿,在朝中也從不結黨,如今接下了這樁爛攤子也只能找左脈之這個好友想想辦法了。

    “依我的看法,就算是冒著雍州之後大亂的風險,也要將這一眾貪官汙吏的頭給砍了。”二皇子面沉如水,對於這些朝廷的蠹蟲心中簡直恨之入骨。

    言既無也是面色沉沉,不過總是比二皇子更理智一些,“亂世才當用重典,如今國泰民安,欣欣向榮,二皇子若是如此行事,雖然震懾了一眾貪官汙吏,可也難免以後讓部分官員行事束手束腳。”

    若是以皇上年輕時的脾氣,如此做法也應當順應帝心,可如今皇上上了年紀,行事便沒了年輕時的那份氣魄和膽識,什麼事都力求穩妥。二皇子若是如此做,定然會惹得帝心不悅。

    左脈之和葉幸司聽到言既無的這番話都是點頭,顯然心中也都認同言既無的這番話。

    “那依先生來看,本王應當如何做呢!”二皇子也知道他心中處事的方法不妥,乾脆直言了心中的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