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三百九十九章 話語權

這兩年來,趙國最辛苦的不是士卒,也不是文武大臣,更不是各地官員,而是工坊的一名名工匠。

他們不僅要保證兵甲弓弩、農具、水泥、紙等等的產量,還要想辦法將高爐搞出來,還要搞羽絨脫脂,搞連弩,搞無色的玻璃。

帶顏色的玻璃趙國早就有了,準確的說是楚國的,幾百年前楚國就把這玩意搞出來。

在科學技術上,楚國還是很先進的。

這些玻璃製品‘色澤光潤,逾於眾玉’,在當地雖然不太值錢,但是賣到其他地方和玉一個價格,甚至比玉還貴。

楚國曾經為了求和,便將夜光璧送給秦國。秦國收了之後,二話沒說就出兵把楚國揍了一頓。

如果說魏國曾經的支柱是河東的鹽池,那楚國的支柱就是這些玻璃。

不過自從丟掉西邊大部分地區之後,楚國玻璃的產量大幅度降低,已經支撐不起整個楚國了。

相對來說,趙國在這方面的技術就很落後了,雖然能制,但是遠不如楚國,賣不出去價錢,後來也就不制了。

趙括得知之後,又重新開窯,要求大家朝無色玻璃上發展,至於花費,自然由他來承擔了。

自從趙括成為趙王之後,這些工匠比以前還辛苦,每天天不亮就要趕到工坊,天黑透了才能回家。

不過他們卻比以前更加高興,因為拿的錢比以前多出幾倍,有突破之後還有獎金,若是運氣好,改進發明瞭啥,還有爵位。

一個人就能養活全家老小,加上田地,每年還能有不少的結餘。

他們從來沒有抱怨過工作時間長,只希望一直這樣下去,不要像以前一樣,雖然工作時間短,但是一家老小養活不起,這年頭又沒有辭職之說,只能一輩子給公室打工。

所以說,大家痛恨的其實不是九九六,而是沒給夠錢,甚至不給錢的九九六,嘴上還要逼逼賴賴,說是福報。

簡直又當又立。

如果你給夠錢,別說九九六,讓我住公司都行。

“話語權是掌握在上層人手中的,這些工匠手裡連筆桿子都沒有,哪裡擁有話語權,他們被欺壓了連罵都不敢罵,只能隨著唾沫咽在肚子裡。”趙括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