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網文太難了 作品

第五百二十一章 驛站

“不是簡單一個多字就能形容的,就算趙國和六國加一起都吃不完,我們捕撈上來的魚只佔海洋中非常非常小的一部分,都不夠海洋一天產出的。”趙括笑著說道。





這年頭不存在什麼珍惜魚類,趙國賣魚也從來不分品種,撈上來曬乾之後直接打包,該送到什麼地方送到什麼地方。





困擾趙國漁業發展的一直是難以向民間普及和儲存兩個問題。





趙國雖然從齊國和燕國手中奪得了出海口,但是海岸線並不長,而且受到河水的衝擊影響,沿海多是灘塗,民間捕魚規模註定發展不起來。





再加上捕魚的成本又高,別的不說,你至少要有船吧,能夠出海的船,就算再破,都夠家境好點的人家攢好幾代了。





萬一再發生翻船,不應該說萬一,這個年代發生翻船的可能性還是很大的,一家幾代人的積蓄就沉入海底了……





至於釣魚和趕海……除非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那種,否則能否養活一家人都是問題。





如果趙國的海岸線足夠長,民間捕魚規模發展起來,解決所有人溫飽,甚至吃上肉都不是問題。





捕魚的速度比種地來的快多了。





不過這並不現實,光是一個儲存問題就限制了趙國捕魚的規模。





趙國目前捕魚最遠的地方也只是黃渤海交匯處附近,不是不能走的更遠,而是再遠船上的魚就壞了。





如果是夏天,更是隻能白天出海,傍晚就要回來,然後岸上的人員連夜將魚內臟扒出並醃製好。





沒有冰凍冷藏的情況下,提高保質期最好的辦法就是用鹽醃了,也多虧現在鹽不值錢,如果鹽價像以前一樣,趙括就算想這麼幹也沒辦法幹。











姜太公時期就開始發展魚鹽之利了,齊相管仲也大力發展魚鹽之利,他們不知道海里魚多嗎?





知道又有什麼辦法?你就算能捕撈的魚再多,怎麼運輸儲存?





沒辦法運輸儲存,只能扔田裡堆肥,還得是海邊的田,遠的你也運不過去。





也就是趙國的製鹽成本降到了極低的程度,才能這麼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