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己 作品

第二百八十五章 故人北來

    因此,當他聽完尉遲南的講述,第一反應就是李睍毒殺了自己的兒子李德旺,然後自立為帝了。

    這是因果報應嗎?

    可是,為何要報應在我的兒子身上啊?

    所謂國破家亡,既然大夏國已經不可保,還是顧著自己的孫子吧。

    經過商議,“散花仙子”柳一娘留在臨安,陪同慕容太妃,護衛太上皇。

    而“禿鷹”尉遲軒、“開碑掌”雷德,帶著尉遲南和尉遲北兄弟,返回中興府想辦法把李德旺的幾個幼子帶到臨安來。

    “禿鷹”尉遲軒正要動身的時候,冷靜下來的李遵頊,再一次把尉遲軒叫進了書房。

    李遵頊從桌案上,拿起一塊方印,想了想又親筆寫了一封詔書,一併遞給了尉遲軒。

    “尉遲統領,到了中興府,如果能確定是李睍派人毒殺了旺兒,你將這御印和詔書展示給滿朝文武,痛陳李睍的罪孽,立‘銀城公主’李德嫣為大夏女帝。”

    “太上皇你?——”

    “禿鷹”尉遲軒還沒來得及接詔,旁邊的慕容秋荻詫異的叫道。

    “太上皇,你又何必再多此一舉呢?這樣一來,你不是把嫣兒架在火上烤了嗎?讓她一個女子,來承擔大夏滅國的罵名嗎?”

    “哈哈哈——荻兒,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也許未必是罵名呢?大夏已經這樣了,旺兒也死了,老夫還有什麼不敢做的?”

    李遵頊還是固執地將御印和詔書給了“禿鷹”尉遲軒,並再三囑咐他,萬事以營救幾個皇子為主,確保幾個皇子平安了,再做其他的事情。

    “禿鷹”尉遲軒,一行四人離開李府,一路向西夏中興府而去。

    這件事過去三天了,吏部尚書薛極才到了李遵頊的府上報信。

    不是老薛極有意耽擱,而是他們接到的信息就是晚了一步。

    官家趙擴的信息,是“聽風”的人送到銀州陸乘風那裡,陸乘風跟孟珙商量之後,才派孟瑛往洛陽燕王府送信。

    郭默等人收到急報,研究了方案,並派兵之後,才再次將一應消息彙總,從而報到臨安。

    尉遲南和尉遲北兄弟則不然,他們在西夏王李德旺死後,新的夏王李睍一被選出來,這二人就覺得不能再在中興府待下去了。

    二人直接騎上兩匹快馬,一路不停地向臨安而來,才比大宋的軍報還要早了兩三天。

    ......

    洛陽城,燕王府。

    春日總是短暫的,牡丹花大開之後,眾人還沒看得過癮,炎熱的夏天就到來了。

    燕王府的練武場上,卻真的是熱火朝天。

    這樣的天氣,如果待在“敦武殿”裡練武,這幾個漢子都會覺得憋悶。

    再說了,那裡已經算是小龍女專屬的練功房,除了小郭襄天天跟去,其他人自然不好前去打擾。

    郭默就讓人在偌大的練武場上空,拉起了一大片白色的紗綢,多次調試之後,既能隔絕一部分熱量,又可以保證光線。

    眾人都覺得這真是個不錯的奇思妙想,郭默卻不是很滿意,可惜,他實在沒地方去找後世那種專屬的隔熱材料,湊合著用吧。

    封戈、葉瞿兩位師弟,陸冠英這個是自己的師侄,李志常和崔志方這兩位是客卿,再加上自己的二弟子武南天。

    嚴格來講這六人的差距不算太大,李志常、陸冠英稍稍強上一些,其他四人都在伯仲之間。

    無論是師弟、師侄還是徒弟,那都是妥妥的自己人,郭默難免就更嚴厲一些。

    尤其過去七八天了,西夏最新的軍情還遲遲沒有報來,郭默就不免有些煩躁,給這幫小子安排的訓練量也就更大了一些。

    眾人也理解他的心情,誰也沒敢討價還價,一本正經的練著,尤其是武南天,就自己一個是徒弟,他不能給師傅丟人啊。

    一天、兩天、三天......

    等又過了五天之後,趙汝述和老程珌聯袂來到了練武場。

    “殿下——”

    “殿下——”

    “二位,可是有西夏的消息?”

    見這二老急衝沖走來,額頭上都見了汗珠了,郭默急忙問道。

    現在未時剛過,還沒到郭默去“群英殿”看情報的時辰,這二位到來指定是有大事發生。

    “殿下,西夏確有孟都統的軍報傳來,不過當務之急,您還是先見一位南邊來的故人要緊。”

    趙汝述手裡就拿著孟珙的軍報,但卻沒有直接交給郭默,他們在來之前恰好碰到一人到燕王府來找郭默。

    二人將其帶到前院的小花廳,詳細詢問過之後,覺得這件事情更值得好好商討一下。

    孟珙的軍報他們已經看過,除了一絲震驚之外,沒有什麼危急的事情。

    因此,二人一致認為,應當先讓燕王見見此人。

    “故人?南邊來的?”

    郭默沒明白這二老的意思,見個人需要你們一起來找我嗎?

    見二人不肯說,郭默也沒繼續追問。

    讓那幾個小子繼續練習,自己就隨著二老來到小花廳。

    “郭......燕王殿下,可還認識在下否?”

    小花廳內,有一個在座看茶,一身儒生打扮,手中拿著一把摺扇。

    “啊,朱兄?怎麼是你?你怎麼找到這裡來了?”

    來人是誰?

    正是一燈大師座下,四大弟子之一的,書生朱子柳。

    算算時間,距離上次分手到現在,都已經過去六年多了。那時候的郭默,還完全是一個江湖中人,武功境界尚未到絕頂之境。

    “哎,一言難盡啊,此次朱某前來,是向燕王殿下求救了,還望殿下看在家師的份上,出手幫一把大理段氏吧——”

    朱子柳站起身來,竟然衝著郭默要行大禮。

    “朱兄使不得,你這是作甚?快快起來——”

    郭默趕忙搶身上前,一把就將朱子柳給扶住了,朱子柳再使勁也沒能掙脫郭默的手。

    “朱兄,以我跟一燈大師的交情,還有什麼事情需要朱兄如此相求?只要是郭默能做得到的,絕不推脫。”

    郭默也看出來了,絕對是出了什麼大事,否則這位一貫溫文爾雅,且極在乎自己形容的人,此時卻是風塵僕僕的。

    那麼,朱子柳此來,到底所為何事呢?

    那年,郭默和黃蓉離開之後,一燈大師感慨這兩個年輕人的武學天賦,也是靜極思動,想回家看看自己的兒孫。

    就帶著“漁樵耕讀”四大弟子,離開了隱居之地,一路向西南,迴歸大理。

    等進入大理國土了,一燈就發現這十來年,大理的民生卻是差了很多,尤其是跟大宋比起來。

    而且,他們原來隱居的地方,在大宋只能算是普普通通,如果真到了江南之地,恐怕兩者的差距會更大一些。

    一路回到大理國都附近,一燈也沒進大理城,就在城外找了個不起眼的寺廟掛單。

    命四弟子朱子柳,到皇宮去將自己的次子,當今大理皇帝段智祥叫了出來。

    父子二人也很久沒見面了,自然是互道衷腸一番。

    在那之後,一燈就在一座無名寺廟中修行,並將段志祥三個十歲以上的兒子帶在身邊,專心指導這幾位皇孫的武藝。

    “漁樵耕讀”四人,一燈只留下書生朱子柳在身邊,其他三人都讓他們再回朝中,幫助兒子段志祥署理朝政。

    這一待就是六年,最大的皇孫已經長到了二十二歲,家傳“一陽指”也練到了四品,一身功夫突破到二流境界。

    另外兩個皇孫,也將“一陽指”修到了五品,武功卻都在三流。

    可惜,這三個皇孫的資質都只能算是一般,這一點上,一燈大師也愛莫能助。

    原本這樣的生活尚算安穩,一燈大師也考慮著再過幾年,如果將剩下兩位皇孫的武功,也能提到二流境界,這樣的實力在大理國算是不錯了。

    就在這個時候,一天大半夜的,無名寺廟外傳來軍隊的呼和聲。

    還沒等一燈出去呢,四弟子朱子柳就跑了進來,後邊居然還跟著自己的三弟子武三通。

    “三通,你怎麼過來了?啊,你怎麼滿身的鮮血?”

    藉著月照的光亮,一燈才發現,自己這位半年沒見的三徒弟,此時竟然渾身是血。

    而武三通的右臂之上,赫然還插著一支斷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