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439章 誠於道緣念 難爭半子先

    一龍一蛇消散之後,荀申鎮定如恆。但見他長袖輕抖,兩道清氣再度顯化。依舊是一龍一蛇之身,呈前後夾攻之勢,分進合擊。



    這一回,歸無咎對面前吐信欲噬的蛇首視而不見,劍光一擺,一個輕巧的轉折,彷彿海底撈月。眨眼間便把背後龍頸刺個對穿,旋即潰散成一團氣機。



    龍身一散,身前黑蛇立即光華暗淡,“砰”地一聲悶響,化作十二道煙氣,隱沒歸墟。



    前後同步,絲毫不差。



    這一式“龍蛇”神通,並非簡單的分進合擊之道,而是荀申自弈棋用兵之中領悟出的法門,把門中一道舊有秘術昇華提煉。



    弈法之中,雖然千變萬化,但是究其大體,可以分為兩道。一是招招爭先,搶攻壓迫,從而獲取勝勢;二是以不變應萬變,以待敵之破綻,再反客為主。



    其中的“不變”之法,並未一味地消極等待。而是主動創造局面,給與對手看似均等機會的選擇權利。



    譬如棋盤之中,有三四個要點,似乎都甚為緊要。在庸手看來,無論落子於哪一處,都是堪稱正著。但是在高明的弈者眼中,依舊能夠分辨出,這幾個備選點有細微的優劣之分。



    若是營造局面,頻繁的讓敵手去做出這種選擇。縱然你可以僥倖蒙對一次,兩次,卻也經不住五次、十次,二十次。到了百餘手落下,雙方的差距已經拉得相當之大。



    “龍蛇”神通,正是法此精義而生。



    那一龍一蛇,一顯一晦,暗中相互關聯。其中一為“正著”,一為“錯著”。



    設若龍身為“正著”,蛇身為“錯著”。那麼當敵手斬中龍身之時,那蛇身彷彿同呼吸、共命運一般,便會自然而然地潰散開來,不勞你再度動手。



    但是若你斬中作為“錯著”的蛇身則不然,龍身依舊會向你進襲,那你就不得不使出第二著補救。



    到底是“龍身”為正著,還是“蛇身”為正著,並無一定之規。全在於施術者施為,所謂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迎上“龍蛇”神通。若是你功行境界遠在施法者之上,那自是夷然不懼。大可以使出“一力降十會”的路數,不分青紅皂白,將龍蛇二身一併斬殺。



    但是若比斗的二人功力相近,那就斷不可行了。



    因為唯有勘破正解,雙方這一回合的交手,所消耗的法力才是旗鼓相當。當你每做出一次錯誤選擇,就要相當於消耗了更多的法力與精神。到時候敵手若將此法來回使上成百上千次,便可教你法力耗竭,神氣疲軟。



    此刻荀申正是如此做的。



    龍蛇之身消散之後,他便依葫蘆畫瓢,再度將此法使來。



    一開始荀申是秉承虛虛實實之法,來回將“龍身”、“蛇身”中的一種設為正身;幾番試探之後,又一反常態連續十餘次將“龍身”設為實,“蛇身”設為虛;抑或連續六七次將“蛇”身設為正身。



    總而言之是變化莫測,全無規律可循。



    但是不論他如何折騰,歸無咎劍光縱橫,總是一劍了結,並未有一回出手補救。



    此時縱是下愚之人也能看出,五成的幾率,任是誰也不肯僥倖連續猜中百餘次之多。歸無咎的道行,確實足以勘破“龍蛇”神通之虛實。



    然而荀申似乎有著某種執念,依舊樂此不疲一般,來來回回把“龍蛇”神通來擊。



    直到五百餘式之後,荀申見歸無咎始終批亢搗虛、信手拈來,出手大開大合,面上自信從容之色不減分毫。似乎龍蛇之分,昭然如日月之明,不由地雙目一眯,面色微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