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一百八十九章 立契為酬 兩不相負

    半刻鐘之後,歸無咎終於伸手執筆。“平鈞玉葉書”上,筆走龍蛇,多出兩行清勁有力的字跡:

    “中興振作不假人,入世耀光弘教門。

    萬載恩仇一戰定,取之如飴兩酬恩。”

    筆意一緩,又留下姓名——“歸無咎”。

    落筆之後,歸無咎果然感到,心靈中冥冥之間多了一道若有若無的約束,似乎今日之許諾若不盡力踐行,對於自家修道之途會產生不利的影響。

    歸無咎文所書文意,尤其曉暢直接。

    他立下承諾,與聖教祖庭的一戰,為隱宗爭取重新入世、擴張勢力弘揚法門的機會。今日得了諸宗許多好物扶持,雙方兩不虧欠,只互相視為酬勞便可。

    只是,對比玉冊之上荀申、陸乘文所留文字,卻有玄妙。

    荀、陸二人留書,都是從大處落筆。大意多半是幸得門派培育,諸宗友盟信重,必當竭力報效云云。

    而歸無咎之言,卻極為具體。所留之諾言,便是鬥敗祖庭嫡傳,助諸隱宗重振教門這一件大事。

    二者之間,實是有著極細微的差別,也是歸無咎思索良久,用心所在。

    但是羋道尊看完之後,卻對歸無咎這務實的文字甚為歡喜,彷彿非如此文字,不足以安定人心一般,欣然笑道:“好,好,好。若是你準備得當,不日老朽即與幾位道友商議,遞下戰書至聖教祖庭,挑戰其當代真傳。”

    他一連說了三個“好”,看向歸無咎的目光之中,也多出一分信任。

    這其中的曲折,歸無咎雖隱約有所感覺,但到底並不知內情。

    實際上,“平鈞玉葉書”第一卷,在最初的謀算之中,唯有姚純等維持制度、繩準奉獻多寡之職的執行者,需要在此書上立下契約。

    至於荀申、陸乘文等有望大道的天驕,並不需要履行這一道手續。

    無它,作為自幼受門派養育的真傳弟子,與門派之間因果牽連極深。這份牽連,遠在“道心誓言”等手段之上。宗門不負我,我不負宗門。

    若是那些只求逍遙活上數千載、縱橫極奢的倒行逆施之徒,或許可能為了一時小利,作出叛門之舉。如陸、荀輩有望大道之人,是決不可能冒險的。

    荀申、陸乘文二人的留書在先,只是掩人耳目罷了。羋道尊所重者,唯有歸無咎一人。

    實際上今日之舉,正是數月前四位道尊商議後所留下一道後手。

    儘管歸無咎已在暗中久經考驗,並無絲毫破綻。但是他橫空出世,排名更在祖庭嫡傳之前,到底還是過於耀眼了。

    在隱宗的視角,不知九大上宗的根底。於是在彼輩看來,“三十六子圖”之所以前十二位無一是聖教抑或隱宗一方,推算緣由,或許紀元輪轉,並非是徹底毀滅修道文明,而是留存在大世界中尚未被發覺的秘地小界,傳承至今。

    表面上看,歸無咎只是得了這一脈的大機緣,不虞有更多的牽連。但是哪怕是再小隱患,也不可不小心排除。

    “平鈞玉葉書”,就是最後一塊補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