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九十章 由武入道 俯察奇變

    第二日,未衷換了裝束,行步於王都以西的一條主路之中。

    她潛修至今,無疑是極有慧心之人。心意躍躍欲試之時,縱然面對一位近道存在,也是信手拈來的試之激之;但是功成之後,感悟這一番奇妙履歷,也不會因此沾沾自喜,甚至忘乎所以。

    一根木棍能夠撬動巨石,並不意味著二者輕重相等。

    雖然這是並非真實世界,不至於有甚麼真正的危險。但若是對自己的修道之旅造成了干擾甚至中斷,那同樣不美。

    當然,如此審慎也是因為未衷見識不凡的緣故。她深知到了近道大能這一步,道行非同小可。雖然看上去自己的“易心術”層次更高,成功欺騙了扶蒼之感官;但是事後此等人物未必沒有推演過去未來,從意想不到的角度推演出矛盾,解開迷障。

    千秋城中,修道人雖然數量眾多,但是和凡民相比,依舊是數目懸殊。

    故而最善之法,莫過於演化凡民形象,和光同塵。

    恰好未衷本來就有模擬千秋城“士子”的心思,如此做並不算是刻意逃避,而是她本心抉擇的一部分。

    約莫行走了半個時辰。

    繞過王都之前的標誌性建築——約莫六十六丈高、通體玄色的“山河社稷碑”,其後是一道幽深闊靜的大道——元宸巷,來去匆匆,多是裝飾極為華麗的馬車一類,偶有行人往來,也是緊靠路邊,小步快速行走。

    都城中九寺二十四司衙門,有小半聚集於這元宸巷兩側。太學及文武會館,亦囊括其中。

    未衷來到此巷道接近盡頭處止步。

    兩座規模大小及建築形制相似的正門,分立於街道兩側。其中東向大門的牌匾,是“崇文”二字;西向門前的牌匾,卻是“經武”二字。兩廂俱是朱方國庭試會館,區分只是一者為文試科考,一者為武舉罷了。

    未衷對於“武舉”那道並無興趣,因為其在某種程度上,內煉氣息、外煉筋骨的武學之道,本就是道術修煉的邊緣與皮毛。

    只是她正欲向東而行時,卻見一人大步流星,目不瞬視,徑直往西向門戶中去了。

    此人面頰如玉精緻光潔,沒有一絲皺紋;明明十分年輕,但是予人的印象偏偏又十分老成。頭上帶一頂缺了一角的黃色斗笠,十分矚目。

    更重要的是,此人竟是一位金丹期的修道人。

    未衷念頭一動,登時改變了主意。

    隨意模擬了一位武舉士子打扮之人的氣機,未衷緊隨其後,踏入門戶。

    看守之流,自然是形同虛設,反把未衷當成熟識之人。

    一連穿出三道門戶之後,是九道相連的校場,十八般兵器具備,分明供人演武所用。每一座校場門戶前皆有一塊巨大木牌矗立,分別書寫“一品”至“九品”不等,顯然是代表著戰力高下之區分。

    頭戴斗笠的那人一口氣走到盡頭,號稱“九品”的那一方小校場之前。

    此間十六七人,立刻上前招呼。

    雖然這十餘人已是此間武藝最為精深的一等,但個個面色十分恭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