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765章 大道殊途 外象之宅




    道境之後修行的要義為何,碑文中語焉不詳,似乎其中妙理,非下界所能知之。



    只知依照路數不同,大致分為兩派。



    其中一派,走的是純粹的壯大真我、精純均煉的道路。



    這一派以為,既然道境之前的修行根本,便是將有情眾生之性靈精蘊,發揚光大、甚至視作一“小宇宙”,與天地相等。那麼此後的修行之法也同樣如此——一切我身之外的天地物象所能演化者,我身皆能為之;一切我身之外的造化之奇所能孕育者,我身皆能效之。獨尊人元,最終亦必能牢籠萬有,打破一切差別,執掌道術幽玄。



    而另外一派卻以為不然。



    這一派以為,雖然吾之身心,彷彿宇宙之演化,儼然與天地鼎足三分;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應當拋諸外用、一切以一人之身心為本。一人一心之力,也並非當真能夠匯通一切、全取造化神韻。



    一己之力,終究有涯。



    有一中必有一外、有一上必有一下;空靈之外,當有實體;我相之外,自有“非我”。當於分別之中,明其界限,內外各取其一。我之身心性靈固是根本,但是於我之外,當有一點“外物”核心,以為證道之倚傍。



    用這一點“外物”,模擬象徵宇宙古今,煉製出一尊“外象之精”,與我身相對,最終相與為一,相反相成,成就那至高至玄之境。



    這兩條道路,都有成道可能,這是毋庸置疑的;得法難度,亦大致相若。



    前一條道路,是逆天而行的死中求活之路。對於修行之人悟性機緣,要求之高,幾乎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等候數個紀元,遍求周天諸界,也未必能夠生出一個此等人傑。



    後一條道路,看起來要具體切實一些,似乎行走起來較為容易;但其實不然。



    所謂與“我身”相對的“非我之心、外象之精”,同樣是一個極為空虛的概念。到底是如何煉法,本是羚羊掛角、無跡可尋,且每一人都有所不同、相互獨立,前人之法不足為據。有踏上此路之人,尋訪千萬載,遍歷千百界,亦是可憐無補費精神。



    其實不難猜出——



    所謂“武道”一門,空空蕩蕩,唯我唯真,自然是走的前一條道路;而仙魔諸道,無此執著,自然是走的後一條道路。



    二者並行不悖。



    只是天意難測,最近數個紀元以來,情形忽然發生變化。



    仙門序列,忽然崛起奇特的一脈。



    那一脈的修者,自幼年起便重視煉成一件寶物,與丹嬰之變相伴而生,號稱為“本命法寶”。



    須知武道之外的其餘諸道,雖然寄心外物、營造法寶的,為數不少;“本命法寶”,也並不算是一個陌生的提法。



    但是在既往仙門之中,只是將自家用心最深、蘊養最厚,又或者是心意寄託的一件寶物,稱為“本命法寶”;卻並如這一脈中,將“本命法寶”作為一個獨立殊象、載道之器。



    如今“本命法寶”這一提法含義大變,正是隨著這一脈道傳興起,方才流佈於世。



    這所謂的“本命法寶”自金丹境時便開始蘊養,一旦隨御主成功晉入近道之境,品質便大大勝過尋常寶物;直待到了成就道境之後,若是這“本命法寶”的品質達到了極高的層次,竟多出了一樁不可思議的妙用——



    當作“外象之精”的寄託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