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山校尉 作品

第774章 歸藏於象 寶胎之擇




    所以秦夢霖便擱置此念,拭目以待黃希音將來的成立之道。



    黃希音給出答案,較她想象中快了許多載。



    仔細品鑑。空蘊念劍,乃是粉碎一切的大湮滅之法;而黃希音所立這一門神通雛形,卻是清風拂面,潤物無聲,不對敵手之肉身神魂造成絲毫傷害。這是二者分道揚鑣、截然不同之處。



    但自根本觀之,空蘊念劍講究誠意明心,破妄見真;而此法門同樣講究窺見本真,傳真寫神。冥冥中道意暗合,自然相通。且以“見真”為根本,走出了一條完全相反的道路。



    這一步躍出,盡顯黃希音的非凡根骨才器。



    黃希音難得得到秦夢霖的讚賞,詫異歡喜之餘,倒也有三分不自在。略一躊躇,道:“另外尚有一事,要請師傅決斷。”



    秦夢霖溫聲道:“儘管說來。”



    黃希音道:“弟子悟通的本命真法之道後,驀然起了一念。似乎距離結丹之日,為時不遠了。”



    秦夢霖點頭,此事也在她預料之中。



    黃希音得歸無咎、秦夢霖兩人教導,又與父母相會,融合心境。是以每一輪次修道速度極大提升。最關鍵的是,在“靜享天倫之醇”的妙境中,那“利則廣納,弊則遷化”之法,已不必如最初那般定要煉足三十六日方能累積一日功法;而是悄無聲息的化進人倫日用之中。



    粗粗算來,三四日上,便有三十六轉之功。



    如此速度,或許和那些二三十載便修成金丹、以神速著稱的九宗嫡傳,尚無法相比。但比之預想中前百年三十六分之一的修行進境,卻不不知快了多少。



    黃希音又道:“若結成金丹,便要鍛鍊一件本命法寶。”



    秦夢霖略一思忖,緩緩道:“是你那伴生之寶,有所不足?”



    黃希音連忙點頭,面上甚是佩服。道:“若無今日之悟,那物其實甚為合適。但若承載這一門道術,弟子似乎覺得……根底稍欠。但若棄之不用,又似乎十分可惜。”



    黃希音所備下的本命寶胎,自是與之相承瑞兆的“先天伴麟石”了。



    其實此物之真實層次,大約只與“合德清襄玉璧”大致相若。只是勝在和黃希音十分貼切合用。由黃希音來使,足以發揮出遠勝過旁人的功效。



    秦夢霖暗暗思忖。



    的確是有一物,品階根基遠勝過“先天伴麟石”,由黃希音用之,才不算辱沒。



    歸無咎得了全珠;她自己得了魂珠;尚餘一枚鏡珠,若是蛻成寶胎,品階當不下於其餘二珠。



    師徒三人,亦是一段佳話妙緣。



    只是,此珠眼前尚是一件至寶,唯有再用過一次之後,方能蛻成寶胎。



    周知一界之事,是何等關鍵的底牌?總不能為了給黃希音準備寶胎,便將那最後剩下的一次機會故意浪費了。



    思慮半晌,秦夢霖言道:“此事等你師父回來,再做計議。你隨我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