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喵教主 作品

第122章 大明北守南攻收南洋

    應天府,南京。

    自從北舉為南官,南舉為北官後,大明官場的變化顯而易見。

    諸官互相包庇之事,大為減少。

    而且,以前未開科舉前,以薦舉制度出來的那些官兒,很多都被貶去了西南甘肅,為國戍邊。

    錦衣衛和各地督察院御史巡查,隨時都帶著副官,掌印正官有貪贓枉法之事,當即革職,流放西南為流官,由北方科舉進士遞補。

    不僅如此,在朱雄英的建議下,大明還創造性的以武舉子擔任地方縣丞,治官。

    誰說武人不可弄墨。

    地方小吏,來太學培訓,結業之後,參加考試考入編制,也可編入散官,優秀者直接提拔為正官。

    一個正常的上升通道,對於官吏來說太過重要。

    吏治想要做到“清明”二字,其實很簡單,那就是監管必須到位。隨著全國各地到處的太學,府學,縣學開始招生,培養了許多具有一定程度的理工素養,通行簡化字,對大明地理有了解的生員,這幫人以後會是丈量田地,搞經濟,做督察御史的後備人才。

    朱雄英也有意識的讓太學學子也得習武,武舉子也要修算術,文和武的差距要慢慢找機會抹平。

    這批人,是他為自己打下的基本盤。

    按照朱雄英設想,再過三年,第二個五年計劃完成,大明就要開始搞職業化脫產軍人,練出一支完全脫產,不掌握生產資料,不摸土地和經商,專心打仗的職業軍隊,其實這是脫胎自前世那個大清的八旗。

    有了完全脫產的職業化軍人,搞士紳一體納糧,取消人頭稅,就有了更大的把握。

    無他,槍桿子裡出政權。

    大明如今的仁皇帝朱標,正在奉天殿內,批閱奏摺。

    和以往不同,如今的天子,將很大的施政方針策略下放給內閣去處理,這樣的好處在於,你越是放權,閣臣幹起來越有勁,至少他們不會喪權辱國賣國,前世那個時空,嘉靖朝的幾個首輔就是。

    內鬥,但國事可一點沒耽誤。

    何況,監管也十分到位。

    內閣的幾位閣臣分別承擔一項責任,對皇帝負總責,閣臣也並非是固定,兩三年換一批,舊閣臣下放地方為地方大吏,抓教育,抓經濟,防止閣臣形成朋黨。

    同時,閣臣有老有少。

    如,在西南歷練的幾位太學學子,比較出名的,夏原吉,楊榮,楊士奇,楊溥,此四人分別在成都,貴州,雲南,帶領當地老百姓發展農業,開礦,種植糧食作物,興修水利,修建學校,做的十分出色,尤其是對於西南地區的茶馬古道建設做出很大幫助。

    他們積極拉攏當地的土司頭人,如奢香夫人和女知府實卜,在雲貴川修建了上千裡棧道,將原來的古茶馬古道九關十八鋪,直接衍生成了百關九十九鋪,西南地區的商道,可以從重慶府,一直走到大明和緬甸邊境,走到安南。

    這極大的促進了當地的民族團結,國家統一。

    商道,平時運糧,戰時可以運兵。

    因此,此四人都被選入文淵閣,在內閣做機要秘書。

    所謂的“機要秘書”,也是朱雄英新創的一個職務,它沒有品階,職務很低,可是卻是幫助閣臣和皇帝起草詔書的筆桿子,而且皇帝會常常問他們各項政策。

    此時,朱標正在與夏原吉交談。

    在太上皇陛下朱元璋退位後,一紙詔書,李善長等老臣皆退休,朱標挽留幾次,也就順勢而為,取消了丞相一職,而他也有意淡化內閣的影響力,內閣不設首輔,人人都有職權,人人都能直達天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