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大西瓜 作品

第二十六章 佳節

    “噹!”

    隨著陸羽運用撬棍的本領越來越強,這可憐的核聚變裝置終於被他拆光了所有的外殼。

    表層結構和線路全都暴露了出來,任由陸羽用手機記錄。

    在忙碌的時候,時間總是很快過去,一轉眼陸羽已經在這個博物館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

    對於其他館裡的科技產品陸羽很少顧及,一心對付眼前的裝置。

    倒不是陸羽和核聚變裝置有什麼深仇大恨,只是在他的認知裡這東西對現在的藍星極為關鍵,很有可能就是第四次科技大爆炸的鑰匙。

    早在21世紀之初時,誰也不知道能引領下一次科技大爆炸的科技主體到底是什麼。

    比如第一次科技大爆炸,雖然從歷史上來說是始於歐洲文藝復興,但真正讓生產力有翻天覆地的變化,是始於蒸汽機。

    當然了,要追根溯源,說是文藝復興解放了思想,才有了科技大爆炸的萌芽也沒錯,但落在實際物質上依託的科技主體才是科技大爆炸的支柱。

    以此為脈絡延續,以內燃機為基礎,推動電力學的發展,於是第二次科技大爆發開始,以電力為主的各項科學由此展開,現代科學萌芽。

    續第二次科技大爆炸之後,第三次科技大爆炸以計算機發展為主體,延伸出了大量信息化的科技,人類進入信息時代。

    到目前為止,人類社會其實依然還在享受第三次科技的成果,人類目前的科技層次依然停留在這個階段,為下一次科技大爆炸奠定基礎。

    那麼……第四次科技大爆炸的爆點是什麼呢?什麼是其土壤?由此引領的新一輪科學大爆炸的契機是什麼呢?

    有的科學家認為是人工智能,畢竟前幾次科技大爆炸都是以釋放生產力為契機,人工智能的興起,能讓人類擺脫繁瑣的機械勞動,將創造力投入

    有的科學家認為是可控核聚變,藍星需要更高效更清潔的能源來取代不可再生的化石燃料,更廉價的能源可以讓很多已經在實驗室裡實現的技術進入社會生產中。

    在陸羽看來,石油危機在近半個世紀以來,已經數次影響到整個人類社會的穩定。能源問題解決不了,空有超前的生產方式,也會因為產能不足釋放不了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