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三觀.CS 作品

第十三章 甲方懂個錘子

    不同的作戰學說,對裝甲車輛的外形、性能和用途要求天差地別。帝國陸軍和海軍突擊隊都向杜桑德下達了研製“重火力高防護機動車輛”的需求,但他們雙方卻對這樣的作戰裝備應該是個什麼樣子,應該滿足什麼需求產生了巨大差異。

    陸軍強調火力,要求車輛具備至少持續連續開火至少一刻鐘的火力持續能力,並且需要在同盟蒸汽騎士的破甲錘和手炮攻擊中存活下來。

    而海軍突擊隊則更加註重大距離穿插作戰。他們要求車輛擁有至少可以阻擋重機槍攻擊的防禦能力,接近或者超過常用蒸汽馬車的速度,以及更換一次氣瓶後,至少可以行駛100哩的續航能力。

    按照杜桑德的理解,帝國海軍突擊隊需要的大概是大八輪或者履帶式裝甲運兵車之類的裝備。而帝國陸軍……他們的需求如果實現出來,還真就是波琳娜一開始設計的那樣。

    換句話說,他們的需求是有問題的。

    帝國陸軍的作戰學說仍然以大規模陣地戰和殺傷敵軍有生力量為主。通過蒸汽騎士強行突破鐵絲網和壕溝,用機動性避免遭到敵軍重炮攻擊,用裝甲硬抗敵方輕步兵火力,並且在儲備的高壓蒸汽耗盡之前,儘可能多的殺傷敵人。

    和海軍相比,帝國陸軍並不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他們追求的只是殺人——任何能夠提高陸軍殺傷敵人的方法都是受歡迎的。

    在這個基礎上如果還能減少自己的損傷那當然是更好的。

    於是,波琳娜根據帝國陸軍的“需求”,設計出了被她成為“陣地巡洋艦”的坦克。然後開始寫陷入了死循環裡。

    炮彈儲備數量和火炮本身都是有重量的——而且還重的驚人。一門五寸的短身管火炮光炮身和發射機構就足有兩千磅重,這還是採用了銅製彈殼的火藥定裝彈火炮的“死重”。如果使用藥包發射的火炮,那加大的裝藥室還得再為炮身增加至少六百磅的額外重量。

    四門五寸炮,這就是八千磅的重量。加上每門炮持續射擊十分鐘的炮彈儲備,120發5寸炮彈至少還得再增加一千五百磅的重量。

    波琳娜還給這臺“巡洋艦”裝了前後各自四挺重機槍,加上子彈……這又是差不多一千磅。

    四挺重機槍,四門火炮,加上駕駛員和指揮員,這要求坦克乘員數量至少在16人以上。為了挖出能夠至少容納十六個人的空間,波琳娜不得不把車身從一開始預計的5約爾長度直接提升到了10約爾。

    倍增的長度直接增加了裝甲板的重量。這讓裝甲的總重直接飆升到了驚人的十五萬磅。

    加上火炮和乘員的重量,這臺還沒有安裝動力系統的“巡洋艦”的總重就已經超過了80噸。

    杜桑德沒有直接阻止波琳娜也就是因為這個——就算是v12發動機版本的煤氣內燃機,也不可能驅動這臺總重接近一百噸的龐然大物。

    想要驅動它,那就得把動力系統換成燃煤鍋爐,鍋爐和煙囪,加上水和煤的儲備以及多出來的至少三個司爐,最終這臺怪物的重量

    200噸都打不住。